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8:02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大国要有大国的度量 - 2002-10-03


旅美政论家、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先生发表了评论,题目是:大国要有大国的度量。陈有为先生的评论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美国之音。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访华之行,对中美关系恢复正常起了推动作用,但它却留下了一个令人不快的尾巴。

为了给中美关系加温,中国当局特地安排CCTV对这位贵宾进行专访,让他在荧屏上和中国观众见面。这是只有当年老布什与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时才能享有的特权。按照双方商议,CCTV对鲍威尔的专访谈话全文播放,不加删节。但在实际播出时,鲍有关人权和台湾问题的一些原话却听不到了。美国国务院为此提出抗议,中国则两次表态予以回应。驻美使馆新闻发言人说明删节的原因,是要插入中国游泳健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后来却又表示,“根据中方理解”,CCTV事先已表明要按照节目的安排加以“剪辑”。这两种表白是有区别的,前者没有否认有协议,但后来临时改变了;后者是原来并无协议,本来就要改变。还有未经证实的消息,删节鲍威尔讲话是中宣部出面干预的结果。

虽然这只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插曲,但并非没有值得人们省思的地方。

第一,鲍威尔这次访华,态度友好,言谈谨慎,表示撞机事件已经过去,声明中美两国“不是敌人”,赞赏中国发展成就,希望中美建立“建设性的关系”。即使谈到人权问题,他也是承认中国在人权方面已有相当改善之后,才希望中国“还要改进”,以期符合国际标准。至于台湾问题,他重申美国遵守“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要继续对台军售。

作为布什政府的外长,鲍威尔在陈述美国立场与政策时表现得相当温和克制,毫无向中国挑战的味道。中国既然邀请他上电视,又删节他的讲话,岂非既失礼又失信。鲍威尔是布什手下的务实派,即使在撞机事件最紧张的时刻,他也保持冷静克制,留有余地。北京既然力求通过他的访问改善中美关系,又何必在这件事情上因小失大,令人不快。

第二,根据中国接待外国政府首脑与外长的惯例,所有访问日程的细节,都是事先由外交部与对方商定的。象上电视这样的重大行动,CCTV没有决定权,只是奉命行事而已。任何变动,显然都来自更高一层。中国删除鲍威尔讲话的做法,不禁使人联想到布什总统即将到来的访问。如果他要求仿照克林顿1998年访华的规格,现场转播他本人讲话或与中国领导人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场面,中国也不便拒绝。按照布什的性格,他肯定不会含而不露,有些话难免会使北京听了摇头。那怎么办,是否要求白宫先把总统讲稿送给中南海或中宣部报批审查,指点他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否则到时候照删不误,别怪东道主不客气。

第三,如果中宣部确实插了一手,那就反映了中国内部在对外关系上的失调。外交部跟外国商定了的事情,负责意识形态的党的部门竟然可以越权随意加以变更。这种事情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就发生过。当时外交部竭力企图挽回陷入危机的中美关系,维持对外开放门面,但中宣部却派人到涉外饭店去没收给外国游客阅览的进口西方报刊。外交部要考虑对外,中宣部要考虑对内,内外不协调,怎么搞外交?

第四,删节鲍威尔讲话,反映出中国当局缺乏自信。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外对比已非一日,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能够分辨是非,不至于轻易接受外国影响。把鲍威尔那几句话删掉,究竟是害怕这位洋大人会给中国老百姓洗脑筋呢,还是坚持原则,维护主权,决不给帝国主义反华言论提供讲坛?其实,中国人权状况既有改进又有不足,不是歪曲,而是事实。鲍威尔的话即使让中国人听了又有什么大不了?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今天的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大国就应当有大国的气概和度量。事关维护国家主权的大事,当然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但如果把一切小事都当作原则问题来处理,非要别人说的话都符合中国标准,否则就教训别人不要“说三道四”,或者加以封杀,这只能令人反感。事实上,每一个国家都有权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来看待世界和别国的事情,中国既然维护自己的权利,当然也应当尊重别国具有同样的权利。中国当局固然有权指令中国党政军民与“中央保持一致”,但要所有外国在中国问题上都遵照中国标准,“跟中国保持一致”,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驻美大使哈佛演讲为何惹争议?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5【时事大家谈】中国推住房“以旧换新” 能否让楼市回温?TikTok“不卖就禁案”成法 攻防战如何折射美中博弈?嘉宾: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博士;加州发展服务部研究首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客座教授廖启宏博士;主持人:叶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