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在世界各地引发了大规模游行,但是除了几个地方之外,亚洲大部份地区都没有出现原先预计的规模庞大的抗议游行。尽管如此,在亚洲对这场战争仍然有普遍的反对情绪。
一些最大的抗议活动发生在巴基斯坦。仅仅在东部城市拉合尔,星期天就有大约10万人举行和平示威。这是反对美国率领的战争的示威活动的第3天。预计还会发生更多抗议活动。孟加拉国的反美情绪在增长,政府星期一警告外国外交官不要在没有警察护送的情况下离开他们的大院。几天来的反战抗议中没有暴力事件,但是人们还计划进行更多抗议活动,保安部队采取了防范措施,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外国使团附近部署了军警。
*马哈蒂尔指责美国破坏国际秩序*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星期一称美国率领的进攻是[胆小的以强欺弱的帝国主义]行为,会导致通过傀儡政府来进行的独裁体系。他说,华盛顿决定不经过联合国批准就采取行动,破坏了国际秩序,有使联合国和国际法毫无意义的危险。用他的话说,[我们现在回到了强权就是公理的石器时代。]
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有数以千计的人走上街头进行抗议,但是,以印尼的标准来看,参加的人相对较少。在泰国,只有不超过几百人的小群体聚集在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前,在大多数穆斯林人口居住的南部地区,有数千人进行抗议。人们一致认为,这里的大多数人象亚洲其他地区一样反对战争,但是发现他们的政府不愿意采取任何可能影响同华盛顿关系的行动。泰国参议员春哈旺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他说,反应不强烈是因为处于困难局面,一方面不想得罪传统盟友美国,另一方面不想危害同伊拉克的重要经济联系。他说:[ 泰国政府一直在所有问题上是美国的同盟,但是这个问题除外。虽然一些人可能私下支持,但是在公开场合,泰国人说,我们希望是联合国而不是美国盟军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澳大利亚民调反战降温*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星期一在议会中受到质问,抗议者试图冲破警察防线进入这座大楼,但是没有成功。星期天,大约4千人在堪培拉游行到议会附近,悉尼有4万人聚集在街头。过去几个月澳大利亚城市发生过数十次抗议活动。但是星期一一项调查表明,战争开始以来反战的公共舆论产生了大幅度变化。一星期前接受调查的人大约百分之70反对战争,星期一的结果显示百分之47的人反对,百分之45的人赞成采取军事行动。这一转变被看作是公众表示支持参加盟军的两千澳大利亚部队。
在新西兰,克拉克总理星期一表示,伊拉克战争使世界面临恐怖主义的更大危险,并削弱了国际机构。新西兰反对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说还没有到使用武力的关头,而且,在联合国框架之外采取行动树立了一个危险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