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37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分析(04年10月11日) - 2004-10-11


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市场。专家预测,今后十年,这块市场将会扩大二点六倍,将给中外金融机构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金融专家也提醒人们,中国缺乏信贷基础,信贷市场的开发过程将不会一帆风顺。

*中国处于消费结构观念转变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教授涂永红在纽约接受采访时预测,消费信贷市场在今后十年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扩大,包括汽车贷款和房屋贷款在内的消费信贷将增长二点六倍。涂永红认为,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未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是支持这一预测的两大根据。

涂永红说:“我的依据是,第一是我们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现在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居民收入增长以后,中国人习惯是都要买房、买车。他们现在处于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转变的阶段。”

涂永红是在专程到纽约参加亚洲协会主办的“中国金融市场”研讨会的时候接受记者采访的。她认为今后十年推动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第二个主要力量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十年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从现在的四亿增加到六亿到七亿。涂永红认为,新增城市人口将成为消费信贷扩大的一股新的力量。过去五年来,中国消费信贷平均增长百分之一百一十二。涂永红认为,这个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下去。

*发展中国消费信贷困难不少*

不过,涂永红的乐观预测并不能够立即驱散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开发者心头的烦恼。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金融机构,它们在开发中国这块市场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美国花旗集团属下的“花旗信用卡”部风险管理部门副总裁骆宁表示,在信用卡市场方面,中国发展的确很快,从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之后到现在,中国的信用卡总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消费者的信用水平还非常低。

骆宁说:“中国现在流通的信用卡数目相当庞大。截止到今年6月的统计数字是七亿张。大约是每两个中国人就有一张信用卡。但真正算是信用卡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二。绝大部份都是所谓‘准信用卡’,也就是‘借记卡’,只不过这种借记卡带有透支保险而已。”

今年2月,花旗银行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向中国消费者发行双币种信用卡。骆宁表示,在中国推广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信用资料和信用文化。由于没有信用文化,消费者既使有了信用卡也不愿意借钱消费。据中国官方统计,2002年全国消费开支中使用信用卡的金额只占百分之二点七。绝大多数有卡人士都不愿借钱,借钱的人还不到有卡阶层的百分之五。

没有信用资料就不能对消费者的信用程度做出判断。这更是信用卡公司遇到的一个最为头疼的问题。不过,中国的信用卡发放机构在实践中也摸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门道。它们判断消费者的信用程度时不是根据西方的一般做法,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而是看消费者的职业。公务员、律师等收入较高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要高于个体户或者小企业老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教授涂永红表示,这种做法虽然听上去有些歧视性,但在实际上却不失一种有效的做法。

涂永红说:“他的收入和职业还是有一定挂钩的。有些行业收入就是高,如电信行业、通讯行业、律师、医生等。公务员收入比较稳定。而且最重要的不是看收入,而是看还款能力和个人对信用的看法。有些职业的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所以会千方百计地还钱。而有些人收入虽很高,但对自己声誉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在银行评价时候会成为主要因素。”

*安家集团为何业务难度大?*

安家集团是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最大的房地产金融与信息服务公司,二手房交易额超过五十亿元。安家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张旭东介绍说,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贷款公司相比,安家集团的业务难度更大。

张旭东说:“在中国,第一次借钱买房的人都感到很紧张。他们从来没有欠过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我们首先要安慰他们,给他们说,没有问题,你的收入可以保证还款。你应该用哪一种贷款,期限多长,每月还多少。要做好客户教育工作。”

尽管存在许多困难,张旭东对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中国现在的房贷规模是一万四千亿元,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在2000年以后发放的,成长速度很快。而且,张旭东强调,中国房屋贷款的违规不还的比率非常低,还不到百分之零点五,大大低于西方国家。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央银行正在牵头和商业银行一起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一旦这个体系建立起来,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防止“规模性返贫”成政府红线,形势有多严重?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8:1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3/29【时事大家谈】嘉宾: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梅森计划学者、台湾前立法委员许毓仁;嘉宾: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梅森计划学者、台湾前立法委员许毓仁;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