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15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回顾澳洲华人淘金奋斗史 - 2001-10-22


150年前, 澳大利亚的乡村小镇巴拉瑞特发现了金子。一场淘金潮便开始了。华人为当时金矿区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都奠下基础。2001年的今天,那里的人们举行了纪念华人所做贡献的活动。现在华人在这个镇上都有一种家乡感。对本镇的华人来说这是非常好的。

那是澳大利亚乡村城镇巴拉瑞特大金山民俗村,历史博物馆的华裔导游冯丽芬说,在1851年这里发现金子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纷纷涌入。这其中还有不少来自中国广东的华裔淘金者。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一共有4万居民,而华人就有1万人左右,约占总人口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当时中国人的体质没有外国人的那么壮。而且也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去投资很大很深的石英矿。所以大部份的华人,他们都是向英国政府拿了一个执照之后,就自己一帮人挖那种没有超过两百英尺的矿,当时有一些外国人,他们自己开了一些小矿之后,因为他们没有中国人那么工作那么辛劳和耐性,过了一阵子, 他们的矿没有产大量的黄金,他们都放弃了。中国人就到里面继续挖金子。

冯丽芬带着我来到了一条小溪旁,她边向我介绍,边示范着当时华人淘金的场面。

她说:洗黄金就象华人淘米一样,因为黄金它是比沙子重很多的。所以当时小金矿里面的很多泥土中混着很多沙金,或者是金块儿,金粒儿。所以当时华人就喜欢从金矿中找到那些含金的碎石之后,最好就是用水来冲洗。 听说最鼎盛的年代,一天一天可以找到300两以上.所以当时很多华人淘金者把这种淘金的方式称作是珠宝店.好像就是在里面捡珠宝一样。我听说这个镇子上一共出产了630 吨的黄金,我们中国人向英国政府呈报上去的挖出来的黄金听说有大概100 吨以上.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有一万多个华人,如果平均分配一下,那个数字是很不小的。所以这个镇上当时有一个非常富有的华人,他开来第一家华人经营的旅馆,叫做美国旅馆。还有,澳大利亚第一家商业银行也有一个名誉董事,他也是华人,所以人们可以从这一点来看, 你可以知道当时华人发大财的有多少了。

*文化差异勤奋致富引发嫉妒*

然而,华人并不少没遇到问题和挫折的。 冯丽芬带着我参观了大金山民俗村的华人居住地。 当时英国政府不允许华人散居, 他们必须要居住在一起。冯丽芬指着一顶帐篷介绍说:你看那后面的帐篷,那就是地地道道华人晚上睡觉的地方。

记者问: 那么这个小帐篷很小, 里面放着三张床,那么是不是有三个人住在这里面呀?

冯丽芬答:不是, 是六个人住在里面。

记者问: 六个人住在这个一个小帐篷中?

冯丽芬答:当时的地方不够,中国村里面都是很窄的。三张床, 六个人轮流睡在床底下。冬天的时候, 非常潮湿, 很冷,所以伤寒症呀很流行, 所以当时的死亡率很高。

为了有一个寄托, 当年来到澳大利亚淘金的中国人就兴建了不少关帝庙。这里也成为了他们在与外国人发生冲突之后的避风港。据介绍当年,华人矿工被不少欧裔民族的矿工所歧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专门研究巴拉瑞特华人历史的奎恩先生说这主要是出于几个原因。他说:�这里面有一层对华人成功的嫉妒之情,还有一层种族歧视的色彩。因为中国人外表和文化上都与西方的极不相同。�

他说当时的华工很少有人留在澳大利亚。他们绝大多数都在金子开采完了之后就离开了这里。他说:�来金矿淘金的华人从来就没有想要留下来。他们大多数在这里工作两, 三,四年的时间,他们到这里来挣钱为的是还债的。在巴拉瑞特的金子被挖掘完毕之后, 他们顺着澳大利亚东海岸金矿的足迹到达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州的北部等地。�

不过,他说正是华人在这片土地的辛勤耕耘,直到今天,当地人对华人有着很深的感情。 奎恩说:�巴拉瑞特人为有华人淘金史而感到自豪,这也就给予不少新移民到这里的华人一种对本地历史的骄傲感。�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新闻自由每况愈下,中国成全球最大记者监狱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9:3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5/6【时事大家谈】:习近平访欧,能否在渐行渐远的欧洲打开缺口?普京访华,习近平的暧昧政策还能走多远?嘉宾: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宋国诚; 西密歇根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元纲 主持人:许波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