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26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 - 2001-10-23


中国最近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的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22%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并且宣布中国政府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说,中国政府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

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田国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最近20年中国的扶贫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按照中国的定义,贫穷人口大大减少,而且在扶贫方面政府也花了一些精力和金钱。但是,在中国什么样的人算是贫困人口,标准仍然很低。

田国强教授说:[这个贫困的标准,我觉得按照中国的定法,标准是非常非常低的。按照定义,实际上是刚刚在生存线以上,它就认为不叫贫穷了。我觉得这个定义是非常低的。比如说,在985 年的时候,平均人均收入206元是贫穷,那么到了2000年是625元。625元在中国农村不会饿死,刚刚够有饭吃,有衣服穿,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生活用品。]

田国强教授认为,中国白皮书所说的定义不应该叫贫穷,那是赤贫或者刚刚维持在生存线。当然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这么多人口,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从历史上到现在就是非常赤贫的,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从定义来说,中国的标准这么低,使所谓贫困人口数量大大降低。这与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贫穷是有原因的*

那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为什么贫穷一直困扰着中国呢?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田国强 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田国强说:[贫穷人口,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也就是说,在49年以前中国少数民族,整个西部地区,文化,交通非常落后造成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政策性造成的,体制造成的。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的集体化,公社集体所有制,造成了人们劳动热情的下降。

田国强教授说,从1978年中国的家庭生产责任制实施以来,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是由于过去几十年造成的农村土地过度集中,农民不仅贫穷,而且教育水平低下,在新的体制下很难适应。贫困地区的农民还是像以前那样下田种地,不知道有其他的生存手段。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白皮书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亿5千万人减少到去年的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中国政府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不过,田国强教授认为,情况并非中国政府所说的那么乐观。

田国强说:[我觉得一般来说,中国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首先,贫穷的定义是非常低的标准。那么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天灾人祸的话,那么又会有大批的人陷入贫穷。所以,解决问题需要从长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田国强教授说,在中国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当中,农村贫困问题可能仍然是最严重的问题。

*体制改革最关键*

《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提到,由于贫困地区的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的就业,使许多措施难以奏效。那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田国强说:[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发展经济。让经济各种所有制,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各种所有制的公平竞争。那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田国强 还说,讲劳动人口密集中国不是最多的。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许多东南亚地区国家,他们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高得多。而且中国的人均资源也不能算是最少的。

可以看到,20年来中国的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最关键的就是体制改革,是所有制的改革,这方面要加快速度。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美国之音专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军史学家--维克多.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美东时间本周六上午9点敬请准时收看《纵深视角》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