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24 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

欧亚25国环境部长聚会北京 - 2002-01-17


二十五个欧亚国家的环境部长星期四在北京举行一天的会议,讨论这两个大陆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合作的问题,并且呼吁所有国家批准制止地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分析人士说,中国建议召开这次会议并且主动要求担任这次会议的东道国,反映出中国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这是欧亚国家第一次召开环境问题部长级会议。参加会议的各国环境部长提出和讨论了能源供应、气候变化、生态保护、防止沙漠化以及执行京都协议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英国、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15个欧洲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10个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委员会的代表。

正在印度访问的中国总理朱熔基向会议发表了书面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他�确信这次会议将有效地促进亚洲和欧洲在环保方面的合作。�中国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向大会介绍了中国在对付地球气候变暖方面所作的努力。他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近年来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八,但是2000年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比1995年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被制止,有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解振华还说,中国计划到2005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比2000年再减少百分之十。

*中国领导人比以前更重视环境*

一些评论说,北京主动提出建议并担任会议的主办国,显示中国开始重视减少污染和改善环境,也证明中国开始注意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基础设施与环境处的王华博士说,中国领导人比以前更重视环境问题,而且对策比以前具体。他说:�我觉得还是挺重视的,比以前是更重视了,而且对策比以前更加具体化。以前都是口头上谈一谈,现在更加具体化一些。�

各国官员在一天的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京都议定书] 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确定了原则。�声明还说,�所有国家都应该有效地参与这个框架公约。�

1997年12月达成的京都协议的宗旨,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签约国和环保界的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些气体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发,导致地球气候变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温室效应�。其结果是造成北极和格陵兰岛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许多岛屿和沿海地区。这是许多国家所关注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原因有争议*

但是,有些科学家则持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气候变暖是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也许和太阳黑子运动或火山爆发有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本没有关系。设在北维州的�科学与环境政策研究项目�的气象学家辛格就抱着这样的看法。辛格说:�记录显示,从1815年开始到1940年前后,气温一直在显著上升,我们认为这是气候的自然变化。而从1940年开始,气候就没有一个连贯的走向,总是升一阵,降一阵。在这段期间里根本找不到温室效应理论所说的气候变暖现象。�

世界银行的王华则认为,二氧化碳增多会影响气候,这种理念是成立的:�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了,气温最终是要上升的。如果二氧化碳增加幅度不那样大的话,可能影响不会太大。从理念上来说,可能是要产生这样的变化的。�

根据京都协议,工业化国家都保证要在2008年到2012年之前把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只有美国除外。美国去年3月退出了京都协议。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普京宣誓开启新任期,将与北京打配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5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5/9【时事大家谈】习近平身在欧洲,心念美国?普京宣誓开启新任期,将与北京打配合?嘉宾:美国资深媒体人魏碧洲先生;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林子立博士 主持人:平章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