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03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港人对董建华施政报告褒贬不一 - 2003-01-09


香港的《明报》作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于董建华的施政报告,有将近44%的人不满意,21%的人满意;接近34%的人说,听了报告以后信心减弱;超过16%的人说,听了报告以后信心增强,感到失望的人比作出正面评价的人多一倍。

香港第一大党、支持香港政府的民建联中央委员会的常委陈(鉴)林说:“我不是太同意这个调查,因为老实说,现在市面上的调查,资料不是很全的,一般的回应都是凭感觉,对实际情况不是太了解。所以这种资料只能作一般的参考而已。”

陈(鉴)林本人的职业是公司高级主管,从事投资外汇管理工作。他认为这个施政报告比较清晰的说出香港面对的困难,说出经济发展应该和珠江三角洲融合,还有香港面对的财政问题。他说:“所以我觉得这个施政报告很扎实,没有节外生枝的问题,比较简单,又很充实,使香港人民看到我们面对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董建华的这个施政报告是亲商业界的,重富人而轻穷人。在民建联负责经济、财经和防务工作的陈(鉴)林说,他不太同意这种分析。他说:“因为香港是个资本主义社会,如果经济发展良好,那么所有的市民,不管高层低层,都能受益。如果各方面都发展起来的话,投资增加了,就业也会增加。在香港,只要有信心有能力,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陈(鉴)林认为,不应该把香港社会分成商界和一般群众,因为这是一种分化。

*具体方案不多*

香港在野党民主党的副主席何俊仁表示,民建联属于执政联盟,自然要维护董建华的施政报告。何俊仁说,很多人对这个报告很失望,主要因为董建华已经执政5年多,到现在还是讲一些非常空泛的定位这类问题,在重振经济方面看不到很多具体落实的方案。目前燃眉之急的问题是民生问题。

何俊仁说:“比如说失业率很高,贫穷问题,贫富悬殊,社会上的民怨,报告中没有用很有说服力的讲法来解决民困问题。最重要的是没有办法来恢复市民对未来重振经济的信心。他们看到的就是如何减少开支。”

何俊仁是香港立法会议员,认为很多市民没有信心来消费和投资。他说:“现在我们的银行的存款有3万7千多亿,这是很巨大的数目。这些钱随时可以离开香港。但是我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来说服投资者在本地投资。”

*商人治港*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业务总监蔡海伟说,这个报告对香港的经济作了好多分析,也提出了未来改善经济的方向,这是好的,但是报告没有清楚的谈到这是否会改善越来越严重的失业情况。

对于董建华报告中提到的香港、广东、澳门的融合问题,蔡海伟认为,报告没有讲清楚这种融合到底对香港的经济和就业有多大帮助,有没有坏影响。有人担心这会造成香港资金外流和就业机会外流。

蔡海伟指出,这个报告没有提到公务员减少工资这个政治敏感问题,也基本没有提到弱势群体,这反映了香港的政治局面是商人治港,弱势群体的基层团体没有谈判能力。根蔡海伟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有280个会员机构,香港服务行业的工作有90%由他们的会员从事。

* 吸引人才 *

对于董建华报告中提到的吸引大陆人才来香港的事,这个团体有什么意见呢?蔡海伟说:“来的人才应该是香港比较缺乏的人才,不影响本地人才的就业需要。如果这样,就没有问题,我们支持。”

香港的《明报》在概括香港人对董建华报告的反应时使用的大标题是《学者赞务实有进步》、《工商界支持 民主派反对》。《明报》的社论说,施政报告比较平实,强调“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注重经济出路和财政赤字两大迫切问题,方向正确,分析也相当中肯。

《人民日报》的人民网引用了《明报》的这段话,但是没有引用原文中紧接着的两句话,那就是:“可惜具体措施讲得不多,又没有明确的进度表和里程碑,不足以令市民对前景恢复信心。”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美国之音专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军史学家--维克多.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美东时间本周六上午9点敬请准时收看《纵深视角》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