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58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中国金融改革分析(2)(04年3月9日) - 2004-03-09


北京“两会”期间,金融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长期“务虚”之后看来终于进入“务实”阶段。但是,这场改革能否最终成功,专家们依然相当谨慎,观点分歧。

加拿大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徐滇庆指出,中国距离世贸组织所规定的2006年开放金融市场的时间已经不到三年了。可以说,金融改革这场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最后一场攻坚战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的时候发起的,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背水之战”。

这场战斗的胜负前景如何呢?专家们观点分歧很大。

*魏加宁:改革国有银行*

中国国内不少专家对政府给四大国有银行巨额注资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感到忧虑。过去许多事实都表明,花钱买不到好机制。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对媒体表示,注资之后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有效改革,看董事会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行长是由董事会从经理市场中挑选任命还是继续由政府任命。

*布莱森:杜绝坏帐来源*

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瓦乔维亚银行的全球经济师杰伊・布莱森在接受本台采访的时候表示,北京已经迈出了银行改革的正确一步,中国有雄厚的资金来支持国有银行,但是关键是这些银行是否能够有效杜绝产生坏帐的来源。

布莱森说:“这一步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我认为这些银行还需要关闭那些依赖国有银行的亏损的国有企业,这是关键的一点。如果不关闭那些生产坏帐的企业而只是用注资冲掉坏帐,那么新的坏帐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布莱森担心的是,在银行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因关闭国有企业而造成更多的失业是否会超越当局的政治容忍度,因为中国的失业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徐滇庆:开放民营银行*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则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前景感到不安。他在接受本台采访的时候说:“非常危险,非常艰难。因为直到今天为止,中国金融改革所采取的所有措施仍然是在体制内的修修补补,并没有真正打破产权结构、没有制度创新。现在所有的注意力是在修补原有的金融体系,即使批准了东北振兴银行、淮海银行、渤海银行的建立,它们都有强大的政府背景,整个改革的思路没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桎枯。”

徐滇庆认为,真正的改革应当打破国有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开放民营银行,给民间以决策的权利,通过民间银行的公平竞争创造一个新的竞争秩序。徐滇庆警告说,四大银行资产只有十一万亿元,而去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就有三万亿,其中很多是用于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收回贷款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一旦坏帐大幅度增加,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是非常真实的。

*安德森:拍卖国有银行*

其实很久以来许多中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出路就在于彻底打破国有银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让市场的力量来塑造新型的商业银行。前世界银行经济师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就明确指出,股份制并不是解决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问题的关键。银行上市后,购买银行股票的老百姓并不懂得公司的运作,对改善银行业务没有多大的帮助。安德森认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拍卖。

安德森说:“我主张采用一个简单而透明的办法,就是举行对中外所有投资人开放的拍卖,把国有银行百分之百地卖给投标最高的一方,这更可能有助于达到私有化的根本目标,就是改善公司的经营。为什么?原因是愿意出最高价的一方通常会有最好的改革计划。”

*茅于轼:发展民间银行*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计划体制在国有银行根深蒂固,要想把它们改造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是根本不可能的。茅于轼在接受本台采访的时候指出,只有发展民间银行才是根本出路。

他说:“中国经济成功不是把计划经济改成功、变成市场经济,而是一个双轨制,另外再长出一规来,一个市场轨。所以对金融业务也是这么看,与其费劲去改现有的银行不如重新另起炉灶有民办银行出来。开始的时候民办银行肯定是小的,但再过二十年,我们GDP再翻两番,新增部份全是民办银行,国有银行的比例自然就小了。”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新闻自由每况愈下,中国成全球最大记者监狱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9:3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纵深视角》专访:中国命运三部曲:一朝崩溃、长期停滞、还是逐渐转型?美国之音最新推出《纵深视角》节目,专访中国独立作家王力雄。美东时间6月10日上午9点播出,敬请准时收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