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45 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

最早主张接触中国的美前议员波特


美国俄勒冈州前国会议员查尔斯.波特这个月初去世。 波特议员早在1950年代就大力主张美国与中国建立经贸关系,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他本人曾经为提出这些富有前瞻性的主张而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

*自小对国际事务感兴趣*

查尔斯.波特(Charles O. Porter)1919年出生于俄勒冈州一个叫克拉马斯的小镇。他的儿子山姆(Sam Porter)说,父亲从年幼的时候就对国际事务相当感兴趣:

“他读高中的时候是校报的编辑,阅读了有关国际事务方面的消息。他对世界的看法比这个地区大部份的人都要宽阔。后来,他又到哈佛大学念书。这些教育和学习经历使他的思想变得很国际化。”

*尖锐批评政府拉美政策*

1956年,37岁的查尔斯.波特参与了传统上共和党人占优势的俄勒冈州第四国会选区的选举,一举成功,成为这个选区自1881以来的第一位民主党国会议员。

进入国会之后,波特被安排到众议院邮局和公共服务委员会工作,与国际事务无缘。不过,他并不因此而安分守己。

众议院办公厅历史学家马修.瓦斯纽斯基(Matthew Wasniewski)说:“传统上,作为国会一名新议员,你应该默默无闻。你应该坐在别人后面,跟在资深的议员后面学习。你会集中精力满足你的选区的需求,其它事情你应该默不作声。可是,他刚进入国会就违背了这项传统,这可能引起了许多资深议员的注意。”

进入国会才半年,波特就对美国的拉丁美洲政策提出尖锐批评,说华盛顿不应该向拉丁美洲的独裁政府提供军事援助,并因此受到著名电视专栏节目《与新闻界会面》的专访。上这个节目的嘉宾通常都是华盛顿最有名望、最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

波特议员在1957年8月的这次节目中说:“我希望我们国家做的事情不过是把民主国家与独裁政权区别开来,并因此制定相应的政策。”

*主张与中国接触*

不过,波特议员也是一个务实主义者。1959年他在国会的一次辩论中说,虽然中国也是一个独裁专制国家,但是美国政府推行封锁中国的现行政策不会导致北京政权的倒塌,反而损害了美国及其盟国在经贸方面的利益。

波特议员还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亿万人口的大国,美国以及整个世界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采取经济孤立和军事对峙的政策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国会历史学家瓦斯纽斯基说:“他以及其他极少数几个人认为,美国不能仅仅通过军事手段来赢得冷战,还必须要有经济、外交和文化上的交流。他就是以这种理念来看待中国的,而且在进入国会后不久就为这种理念而申辩。”

1957年,他进入国会的第一年就提出一项议案,要求美国开通与中国的贸易,在非战略性原材料和产品等领域展开双边贸易关系。

1959年,他又提出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切断对台湾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援助,除非台湾军队缩减规模。1960年,他再推出议案,要求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

*提案遭拒绝 付出沉重代价*

波特的这些提案都遭到了国会压倒多数票的反对。他在1959年提出去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的要求也遭到国务院的拒绝,之后他向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上诉请求同样遭到拒绝。

国会历史学家瓦斯纽斯基说,美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不可能接受波特议员主张与中国接触的理念。

瓦斯纽斯基说:“站在2006年的时空里,我们不会感到向中国派遣一个贸易代表团、与中国展开贸易关系、甚至在外交上承认中国政府是一种极端的做法,但是在1950年代,波特的这些想法使他成了人们注意的目标。”

波特议员显然也因为试图推动与中国的关系而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在连任两届国会议员之后,波特在1960年竞选连任失败。

波特议员的儿子山姆说:“大多数人都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1960年竞选连任没有成功。那个时候,他主张我们与中国关系正常化,这比尼克松早了很多。他也因此而付出了巨大代价。”

自1960年首次竞选连任失败到1980年之间,波特议员几乎参与了每一届国会的竞选,但都没有成功,他曾经孤身奋斗、试图启动与中国接触的努力也被许多后人所遗忘。

*历史学家:一位先驱*

国会历史学家瓦斯纽斯基说:“在跟中国的外交努力方面,波特肯定是一位先驱。在与中国全面建立经济关系方面,他也超前于别人。”

查尔斯.波特1961年离开国会之后,继续从事律师工作,直到2002年被诊断患老年痴呆症才关门停业。2006年1月1号,波特在家乡俄勒冈州逝世,享年86岁。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美国之音专访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军史学家--维克多.戴维斯.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赢家?美东时间本周六上午9点敬请准时收看《纵深视角》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