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10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专家称中国仅个别群体具买房能力


中国官员表示,中国城镇居民买得起住房的人所占比例20年里增长了100倍。但是中国一些学者说,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普通人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多大提高。

中国官方媒体报导,中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日前表示,中国城镇居民买得起房的人所占比重20年里增长了100倍。陈淮说,20年前,只有不到0.3%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10年前大概有3%的城镇居民买得起房,现在买得起房的城镇居民大概有30%。

陈淮说,城镇居民有20%属于高端群体,另外20%到25%属于低收入群体,这两个群体的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不敏感,也没有弹性,剩下的50%左右属于高敏感、高弹性的群体,其住房消费能力远远高出收入增长率。

*评论人士:应以最低收入为标准*

北京独立评论人士认为,衡量房地产市场应该以低收入人群作为计算的基点,而不应该以高收入或中高收入人群作为计算的基点。他说:“有文章提出,一个城市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高低不应该由最幸福的人的标准去判断,而应该从最不幸福的人的角度来判断,这符合17大提倡的公平正义、和谐社会以及重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精神。那么房地产也应该用同样的道理来判断,我们不应该对准高收入、高敏感和高弹性的人,而应该对准最低收入,最买不起房的人作为判断标准。”

针对有些人提出应该根据居民的收入房价来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购买力,陈淮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居民的住房消费能力对收入的高敏感、高弹性,这才是判断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经济学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认为,根据居民的收入房价判断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道理。他指出,中国的房价远远偏离收入,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中年以上的人来说,他们的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在养老、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医疗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负担非常重,因此他们拿不出多少钱来购买住房。

*高收入年轻群体*

胡星斗教授认为,买得起房的人主要是高收入的年轻群体,因为他们更能够应付房价的快速增长。他说:“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城市的年轻人的收入增长很快,他们能够应付房价的快速增长,因为年轻人没有什么负担,甚至还有老年人为他们购买住房提供支持。年轻的白领阶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比较完善,现在的公司一般也都给他们上保险。他们也不用承担诸如小孩上大学这种很重的教育负担,也没有医疗和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所以,陈淮基本上描述的是这么一些年轻人的状况。”

胡星斗说,由于各项开支日益增多,生活的压力也不断加大,普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得那么多:“改革开放之初或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不需要在医疗、教育和住房这些方面投资,那个时候一般家庭的收入虽然只有40到60元人民币,但是,这些钱基本上全部用到生活方面,人们不需要为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支付很多。现在虽然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了100倍,但是他们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开支非常大。因此,对收入稍微低一点的阶层来说,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改善。”

胡星斗教授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实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普通老百姓在医疗、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的支出,那么他们在购买住房方面也就不会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实际的生活水平会也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新闻自由每况愈下,中国成全球最大记者监狱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9:3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纵深视角》专访:中国命运三部曲:一朝崩溃、长期停滞、还是逐渐转型?美国之音最新推出《纵深视角》节目,专访中国独立作家王力雄。美东时间6月10日上午9点播出,敬请准时收看。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