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9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环球时报阉割拜登文章


美国副总统拜登8月21日在四川大学演说
美国副总统拜登8月21日在四川大学演说

中国在引进外国的文艺作品时,时常会以“意识形态”为由对原作做一些删节,而中国官媒在刊发一些外国媒体的文章时,也少不了做一些“编译”处理。编译二字来头不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就在这“编译”的过程中悄没声息了。美国副总统拜登为纽约时报撰写的评论文章就在环球时报的“编译”后成了被阉割的删节版。

纽约时报9月7日刊发了美国副总统拜登的评论文章“中国的崛起不是我们的终结”。拜登回顾了他上个月的中国之行,谈到了他亲眼目睹的中国过去32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反驳了一些人对于中国的兴起会使美国走向末路的观点。

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第二天发表了这篇评论文章的译文,不过译文明显经过精心处理。拜登的原文有16段,环球时报编译后的文章只有12段。除去合并了两个自然段外,有三个完整的段落被删除,另外还有一些句子也被选择性地遗漏。

*被删节部分原文*

被中国媒体删除的这三个段落分别是:

“和我会面的中国领导人清楚,中国必须从一个以出口、投资和重工业为依托的经济转变为一个靠消费和服务带动的经济,这包括重估人民币币值、提供公平进入中国市场的持续步骤。随着美国人的储蓄增加,而中国人的消费增加,这一转变将会加速,将为我们提供机遇。”

“美国的优势正是中国目前的劣势。我在中国时曾说过,为了能向创新经济转型,中国必须开放它的体制,这不仅限于人权方面。基本权利是普世价值,中国人民渴 望这样的权利。自由可以释放人们的全部潜能,没有自由就会引发动荡。开放而自由的社会最能促进长期增长、稳定、繁荣和创新。 ”

“我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我们需要确保任何想工作的美国人都能找到好工作;我们需要继续吸引全世界的顶尖人才;我们必须继续对我们实力的最根本的来源进 行投资。这些来源是教育、基础设施和创新。但是我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我们采取大胆措施,美国没有理由不会比以往更加强大。”

此外,拜登的评论文章中还有一些语句或许也因触及了当局的敏感神经而没能逃脱被删除的命运。

例如,拜登写道,中国引人瞩目的兴起还在持续引发辩论。他还提到,美国的优势之一是法治保护私有财产,为投资提供可预见性、确保问责制度。拜登还明确表示,美国欢迎那些有技术、有雄心、有过更好生活愿望的移民。

中国媒体观察人士金玉米
中国媒体观察人士金玉米

*金玉米:“编译”之风由来已久*

中国媒体观察人士、单位网创始人金玉米(Jeremy Goldkorn) 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媒体在编译外媒文章时采取选择性“编译”由来已久。他说:“可能最早的一个例子是《参考消息》。(这家报纸)很早就开始把国外媒体的文章翻成中文,但是这个翻译过程中,一般来说,对中国写的不太好的东西都不会翻、不会登。这是一个很早就成风的习惯。”

金玉米说,尽管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媒体开放了许多,很多人也具备一定的外语程度,可以直接或“翻墙”去阅读国外的报章,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不会花时间去这么做。

在金玉米看来,中国的老百姓其实并不信任官媒,不管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参考消息》,反倒是中国的官员,尽信这些“删节版”文章,听不到批评声音,无法了解外界的不同观点。

*周兵: 文章被删与特定时机有关*

香港城市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周兵说,媒体在构建人们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兵说:“传媒环境和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构成大家的一个信息源。这个信息源如果总是出现扭曲或不准确的话,大家对别人的评价和对自己的看法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陌生的事情和陌生的人说的话,因为前后的逻辑无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这个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判断。”

周兵认为,拜登文章被删节的部分并没有涉及特别敏感的话题,也没有使用格外激烈的言辞。他说,这篇文章之所以依然被断章取义,可能是因为文章发表的时机正值中国政府换届。周兵说,当局为了求稳而收紧言论,对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规定了统一口径,对中国体制的批评意见和对领导人的评价等敏感话题都采取了“少登为妙”的政策。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6【时事大家谈】布林肯携三大目标访华,最终成绩单得几分?制裁北京援助俄罗斯,美国会动用“金融核武”这一招? 嘉宾: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副教授冯崇义博士;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孙国祥教授 主持人:陈小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