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57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中国和平崛起还是争做霸权 专家呼吁打破桎梏


2016年11月19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APEC峰会。
2016年11月19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APEC峰会。

中国的许多外交政策和经济活动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出的是两种互相矛盾的框架模式,抑或是中国官方所说的双赢互利的和平发展框架,或是在批评人士看来通过经济外交来提升政治及地缘战略影响力的方式。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专家陈懋修(Matt Ferchen)却指出,应该改变以上任何一种看待问题的狭隘死板方式了。

中国和平崛起还是争做霸权 专家呼吁打破桎梏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3:51 0:00

作为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的驻会研究员,陈懋修呼吁研究中国外交问题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打破以经济、政治或地缘战略为重点的传统框架,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现状。

他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遇,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努力把中国崛起中的经济与地缘政治侧面联系起来。”

陈懋修于12月9日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相关研究人员对中国国际政治经济现状的理解存在“盲点”,而这一点从制度结构上就体现了出来。例如,美国大学的政治学系中,“国际关系学通常被分为国际安全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西方国家的中国问题研究人员也早已在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进行明确分工;“中国的学术机构和决策部门往往也存在这样的分工”。

陈说,地缘经济观点与和平发展框架是看待中国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两大主流模式,但问题在于两者都过于简单化。这从中国与各国的外交关系现状以及正在施行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看出。

近年来,中国着手推广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了人们对该地区地缘战略影响的关注。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太地区与欧洲,覆盖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路”则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与欧洲各国。

陈懋修提到,这个倡议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可能成为21世纪“马歇尔计划”,使中国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贸易伙伴关系以及投资等方式大大提高地区领导地位和影响力,甚至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但是这样的观点遭到了中国政府的驳斥。北京强调该倡议可以为国内外带来经济发展的好处,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将有助于改善许多问题和挑战。

据陈懋修分析,这样两种典型的地缘经济以及和平发展的矛盾观点都存在不足之处。他在研究文章中说:“和平发展框架中关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关系大大有助于解决安全问题(如南海问题)的观点过于乐观,而地缘经济观点则高估了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影响力。”

另一个案例则是朝鲜。该国在今年的1月和9月分别完成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核试验。各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使中国成为朝鲜的主要盟友和经济支持,按照经济、政治和安全相互依存的特点,中国本应可以把朝鲜控制于掌心之中。然而,后者不顾前者强烈反对,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在陈懋修看来说明,“无论是和平发展理论还是地缘经济框架均未针对中国的影响力、更广泛的地区紧张局势以及时局动荡的缘由作出明确的解释”。

因此陈说,不论中国是像自己所说的通过经济活动带动其他国家发展,达到互赢互利,和平崛起;还是像保持高度警惕的批评人士所说,以经济外交扩张地缘战略影响力,争做霸权,都不是可以那么简单概括的。

他在呼吁相关研究人员拓展项目,破除窠臼思维的同时,也鼓励美中两国政府展开直接的交流与互动。

他说:“我认为这对于美国的学术圈和政策圈来说,是合作与讨论的重大机会,去和中国的同僚进行有效率的对话。特别是谈谈在诸如缅甸和正在经历战乱的非洲国家等地,我们两国的联系与利益,看看中美如何去思考经济发展机遇与国际安全方面的联系。”

陈懋修说,中国的国内外局势正处在十字路口,只有更好的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变化的角色,才能确保其发挥作用巩固大好局势,而不是破坏繁荣与和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