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50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新冠病毒疫情加重一带一路国家债务负担


资料照: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一个中国援建项目竣工仪式。(2018年11月16日)
资料照: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一个中国援建项目竣工仪式。(2018年11月16日)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造成的经济危机令发展中国家的偿债负担愈发引人担忧。华盛顿一个重要的全球发展研究机构发现,中国的商业贷款加大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风险。

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新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商业性贷款比世界银行贷款的还款期和宽限期要短,利息却更高。

当前疫情重创了全球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也更加令人担忧,该报告的共同作者、全球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斯考特·莫里斯(Scott Morris)说:“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 这些国家中已经有不少面临债务困扰的风险。”

莫里斯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贷方,因此北京当局的决定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通过贷款援款在全球扩展影响力已经有多年,其中包括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拓展足迹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项目在当地造成更严重的腐败,以及获取资源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等。在外界看来,中国往往是在向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在中国内部,批评者将政府大手笔外援行为称作“大撒币。”

中国提供的援助贷款似乎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没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这些国家近年来频频面临债务困境。报告另一位作者、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援助数据(AidData)项目的执行董事布拉德·帕克斯(Brad Parks)介绍这个研究背景时对美国之音说:“我们的研究是试图弄清楚这些贷款到底有多慷慨。”

帕克斯说,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国家已经陷入债务困境,或面临陷入债务困境的极大风险。他说,目前有44%的的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而6年前却只有23%。

这些国家面对的直接债务问题有两方面:一是贷款的规模;另一个因素是贷款成本或价格。中国政府对外贷款的官方数据相当匮乏,援助数据项目致力于创建一个全面反映中国对外贷款状况的数据库。这个新的研究将中国和世界银行在15年时间里对157个国家提供的贷款数据作了对比,包括中国提供的2,453笔贷款和世行发放的4,859项贷款,每笔贷款的利息、期限和宽限期等讯息,包括近年来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项目。

帕克斯说:“我们发现中国贷款中的条款总是比世界银行贷款条款更苛刻,特别是对最贫穷国家的贷款。有关发展中国家债务脆弱性的谈论大多集中在借贷总量,但是贷款条件的变化同样重要。”

援助数据执行董事帕克斯说,那些最优惠的贷款中有30%,甚至60%的赠款。但那些贷款往往有着政治上的目的;但是大量由中国的政策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往往只有部分优惠条件,或基于市场条款。他说,美国和德国的一些经济学者曾经就此做过很好的研究,揭示出中国发放有商业倾向的贷款,目的就是盈利。

帕克斯说,中国坐拥巨大外汇盈余,通常认为中国的央行作为卖方有3%的收益。进入本世纪,中国开始鼓励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海外寻求更高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此类贷款的利息都超过了3%。

帕克斯说:“事实上,我们在这个研究中发现中国贷款平均利息超过4%,而一家银行的利息通常接近2%。所以这不是偶然,而是刻意为之。”

尽管时常看到中国向某国提供低息贷款或减免贷款这样的消息,但它减免的并不是商业贷款。帕克斯说:“中国过去曾经减免过贷款。但通常免除的是无息贷款。这类贷款是最慷慨的,但是和政治影响力密切相关。中国并没有免除商业贷款,或者有类似商业条款的贷款的记录。”

大约20年前,美国开始退出官方借贷市场。那时候,中国正在加大海外放贷规模,美国的对外贷款则降到有史最低点。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出现了重债穷国倡议,减免了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大笔债务。那时候,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开始从贷款转向赠款。因此,美国很大程度上没有杠杆作用,或者作为债权国的杠杆作用很小。

但是,美国仍然可以在全球发展方面施加影响力。帕克斯说,美国不久前和日本及澳大利亚合作发起的“蓝点倡议”(Blue Dot Initiative)计划,是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国际认证的计划,基本上是一些西方大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 倡议所做的回应。他说,接下来会看到美国在这方面着力更多,鼓励借贷国强化其政策和机构,在借贷时作出最佳选择。

新冠病毒大流行令发展中国家面临险境,全球发展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莫里斯则认为,对北京来说,是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莫里斯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呼吁,债权国在危机期间采取行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债务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之一,中国遇到一个展示其债务风险敏感度的良机。”

中国对外贷款合同检索

本数据集收录了约100个中国国有实体与非洲、亚洲、东欧,拉丁美洲和大洋洲24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借贷者之间的贷款合约。为了进行基准分析,数据集也提供了另外28个(商业、双边和多边)债权人的约142个贷款合同。这些基准合约来自喀麦隆。喀麦隆是政府公布了与各类国际债权人的所有债务合约的极少数国家之一。这个数据集体现了每一个贷款合约的金融特征(如本金、利息、货币、到期、分期偿还时间表、抵押,担保)和非金融特征(如偿还优先、保密条款、违约、终止和取消权利、适用法律,主权豁免)。

这些合同是通过威廉与玛丽大学的研究室AidData负责的多年数据收集项目获得的。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