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40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香港拒发六四华裔学者何晓清签证,港中大将其解雇


2022年六月四日,何晓清到香港中文大学民主女神像原址献花。(何晓清提供)
2022年六月四日,何晓清到香港中文大学民主女神像原址献花。(何晓清提供)

加拿大籍华裔学者、研究六四事件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何晓清向港府申请延长工作签证遭拒绝,无法到香港继续教学工作。校方即时把她解雇。香港特首声称,当局按照既定政策处理有关个案。何晓清承认,自己任教中大期间曾被所属的学系施加压力,并形容失去教职是香港的悲哀。

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史及六四事件的香港中文大学学者何晓清10月24日获香港入境处通知,决定拒绝其签证延期申请。她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入境处曾查询她过往在其他大学的工作,与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关系,以及有关机构的资金来源等。入境处没有透露拒绝申请的具体原因,她也无意揣测。

何晓清说:“当局提问了很多问题,包括学校的资金来源等。我也是把我工作过的各个大学,在网上列出的资金来源打印出来。大家也都在问我,我被拒签的原因是什么。我不太想去猜这个原因。因为只有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才会问理据是什么;可是在一个很特定的社会环境里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我还去帮对方找理由的话,还要把这个决定合理化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吧。”

生于广州的何晓清现为加拿大籍,从2019年起担任中大历史系副教授,研究专长包括中国近代史、1989年天安门运动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曾发表多篇有关六四事件的文章。

在中大任教期间,何晓请(中间戴粉红口罩者)与同学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查阅历史资料。(何晓清提供)
在中大任教期间,何晓请(中间戴粉红口罩者)与同学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查阅历史资料。(何晓清提供)

何晓清:被拒签乃香港悲哀

何晓清说,2019年申请工作签证来港及2021年续签时很快获批。她去年7月临离开香港前再申请续签,申请却拖延了超过一年。入境处拒绝其申请后,中大历史系副教授的教席已被大学即时终止,她暂时也不打算以其他类型签证来香港。中大的网页显示,何晓清“正在休假”。

何晓清说:“理性归理性。它(香港入境处)拒签似乎也不意外,但是从情感上来说,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悲哀,也为香港的言论自由、社会连比较温和的讨论也容不下,感到悲哀。我自己是在国内长大的。现在看到香港变成这个样子。这个悲哀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香港的,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悲哀吧。”

亲北京组织谴责何晓清收受美国资金

2014年.何晓清曾出版《天安门流亡:中国民主抗争的声音》一书,获亚洲协会中国档案评为当年关于中国的五大书籍之一。2019年她在中大担任历史系副教授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并创办“天安门运动历史与记忆”的课程,连续三年获该校卓越教学证书。

她强调,以往在中大教书时从来不会自我审查,但承认,她在任教的历史系面对沉重压力。

何晓清说:“我从来都不做审查。因为我跟同学说,我要守住我们的课堂上的,或者我跟同学之间的学术上的讨论自由,因为我也没有很偏激的去表达什么。我只是在教历史,所以我不觉得我还要再审查什么。我也觉得这样对同学是不负责任的。校方没有给我压力,但是在我工作的直接环境,就是在我工作的系里面有很大压力。”

何晓清担心,港府的决定将影响其他海外学者的部署。

何晓清说:“每次这种杀鸡儆猴的决定肯定对大家在心理、情绪上都会有影响。大家都会问一个问题:若下一次我也像她那样拿不到签证,那是否没有人会帮我说一句话?你就会结束了这个工作?另一方面,我当然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就放弃了,恰恰相反,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更要去守住这些最基本的学术上的自由,而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把它放弃了。”

香港亲北京组织青年民建联副主席穆家骏今年初曾在亲北京报纸《文汇报》撰文,批评何晓清在哈佛大学开设中国国情课程,是“以污蔑攻击中国政府赚取政治光环”;文章提到,何曾获“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基金会”资助赴美出任研究员,认为美方利用潜藏香港大学的西方代理人,以学术自由作包装和保护伞,大肆抹黑中国大陆和香港。文章又引述2019年何晓清接受中大通识教育部刊物采访时提到,教学是抗争场所,历史是“政治武器”,会把历史像播种一样传授下去。

何晓清却相信,自己失去中大的教职不是这篇文章所导致。她也不评论,这到底是中大还是港府的决定。

何晓清说:“那是已经有了这样的决定,要很多这方面的配合,而不是反过来的。如果你看历次的政治运动,其实都不是一些写一下小字报、大字报的人,而是反过来,因为它需要这个结果,所以它需要方方面面在做这些事情。”

香港特首: 以原则处理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31日回应媒体查询时表示,入境处按照既定政策处理个案。

李家超:“政府审批工作签证,入境处一直按现行政策及原则处理,包括检视申请人是否持有效旅游证件,对香港是否构成负担,会否引起安全及犯罪风险。”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学者金向荣向美国之音表示,她担心何晓清的遭遇会开启不良的先例。

金向荣说:“中大现在是以入境条例,说何晓清不能入境所以无法继续雇用她。这个原因比较特殊,不排除(香港的高校)以后会继续采取这种手段停止雇用从事敏感议题研究的学者。它们可能会辩称,某人被开除不是基于学术理由,而是入境的理由。”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