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12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激烈的竞选言辞会否影响美国未来对华政策?


罗姆尼与奥巴马势均力敌
罗姆尼与奥巴马势均力敌
今天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不论是奥巴马成功连任,还是罗姆尼入主白宫,未来4年的美国总统会不会把他在竞选中对中国的强烈抨击带入白宫?日益激烈的选战言辞会不会最终变成美国未来的对华政策?

*竞选辩论53次“敲打”中国*

与以往几十年来的美国选战一样的是,中国是奥巴马和罗姆尼两位总统候选人的一个辩论议题,而不一样的是,两位总统候选人都对中国表现出更为强硬的立场,大大提升了抨击的激烈程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朱峰教授日前对媒体说,在冷战结束后的六次大选中,把中国议题与美国经济挂钩已经达到创纪录的高度。

中国官媒新华社11月5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在三场总统竞选辩论中,中国被当成“标靶”多达53次,奥巴马和罗姆尼都拿中国说事,用“敲打中国”的方式向美国选民展示自己的政绩与施政决心。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表示,入主白宫第一天就会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不再向中国借钱。罗姆尼在其竞选广告中不断声称,不让美国的就业机会流向中国,并抨击奥巴马对中国过于软弱。

奥巴马总统也在尽量显示自己比罗姆尼对华更强硬。他抨击罗姆尼曾经得益于在华投资,大发横财,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在晒对华政策成绩时说,奥巴马执政的4年期间里发起的对华贸易案比过去两届政府提出的总和还要多,保住了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

*常态的选战语言是否变身白宫政策?*

很多观察人士把中国在美国总统选战中受抨击的现象视为一种竞选常态,认为一旦选战落幕,新的总统就会延续以往的美国对华政策,降下调门,回归现实,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认为,过去的历史证明,各届总统上台后会发现形势比人强,都会延续美国政府的一贯对华政策,但也有特例。

黄靖说,唯一一个把对中国人权的竞选承诺变成政策的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克林顿上台长达四年把最惠国待遇和人权相挂钩,直到96年才脱钩,但脱钩后克林顿政府和中国的发展得非常快。也就是说,确实是有这样的趋势,把选战中的说法变成某种政策。但这个趋势总的说来是越来越弱。”

*从激烈选战看未来4年美中关系艰难路程*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时殷弘教授认为,虽然不论谁入主白宫其竞选言论都会要大打折扣,但新一任总统还会履行其部分竞选承诺:“所以我想,无论谁当总统,中美之间更深刻的对立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有时会更加激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朱峰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今后4年的中美关系恐怕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因为美国大选历来拼经济,今年更甚,两位竞选人都把中国作为美国经济困境的“替罪羊”,不论是奥巴马连任还是罗姆尼胜选,中美关系难以有乐观情况出现。

*新型大国依赖关系的稳定性*

观察人士关注的是,日渐激烈的选战辞令会不会最终成为白宫制定政策的考量因素,从而导致美中关系恶化,最终走向激烈抗衡?美中关系问题专家黄靖教授认为,两国只要保持在现有发展轨道上,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美中激烈抗衡甚至回到冷战的机会反而会越来越小。

他说:“中国所谓和平崛起的一个最大的结果就是使得中美之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大国依赖关系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大家现在互相依赖,如果打起来肯定是两败俱伤。我想美国的领导人、美国人民都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到这一点。”

黄靖相信目前正在换届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同样有智慧解决美中关系的种种紧张、摩擦和矛盾。他说,尽管中国为领导层换届展开激烈的内部斗争,但在应对奥巴马咄咄逼人的战略东移政策时,中国领导人表现淡定,因为他们深知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性质,了解“美国对华政策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的情况。

中国官媒新华社刚刚发表的“美国大选周期律不会动摇中美关系大局”的评论文章表现出对美中关系“一切照旧”的笃定。文章说,与选战激烈言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美依存度的不断提升。两国双边贸易额2011年达到4466亿美元,今年有望突破5000亿。近10年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468%,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6年到2011年中国每年派出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累计从美国采购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因此文章认为,历史证明,一旦竞选人当选,都不得不重视中美关系的大局,回到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上来。

*美中关系出现突变的可能性*

不过,美中关系问题专家黄靖认为,仍有两种情况能够毁掉这一大局: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突然减速,国内政局不稳,爆发动乱,就有可能出现某位中国领导人利用民族情绪和社会矛盾,通过对外攻击来减轻国内压力;二是美国国内突然出现大问题,最可能的是经济崩盘,因为美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对立情绪进一步激化,美国债务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黄靖说,如果茶党这类极端政党一旦坐大,就会极大影响美国的对外政策。他指出,美中两国有着同样的特质:真正能够打败中国的,只有中国自己,真正能够毁掉美国的,也只有美国自己。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韩磊(Paul Haenle)日前撰文说,他无法确定中国在美国竞选中被当成“标靶”的局面还要延续多久,但他担心,选战日益激烈的言辞将会影响美国选民如何看待中国,会影响中国对美国的认知,从而最终可能会长期影响美中双边关系,给两国间的互信造成破坏性影响。

当选总统在美国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民主党人拜登现在被称作当选总统。这是一个描述性称呼,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因此,拜登现在没有政府权力,他要在2021年1月20日中午时分就职之后才有权力。

美国新闻机构追踪报道选票点算,在11月7日判定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得票优势地位不可超越,因此获得了超过270张选举人票从而可以成为总统。在判定他的得票优势地位几分钟之后,各主要媒体预测他为总统选举获胜者。

这就是为什么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的诸多新闻机构称拜登为总统选举的“预测的获胜者”。

有时候,在势均力敌胜负难分的选举中,新闻机构做出这种预测,对方的候选人不承认败选。特朗普总统就是这样。他指责有选举欺诈,并表示要继续挑战选举结果。他的立场使美国国会议员处于分裂状态。共和党人支持对他们所称的选举欺诈问题进行法律调查,但同时又庆祝他们的候选人在国会议员选举中获胜。

争议何时解决?

美国选举结果将在几个星期之后才会正式确认。与此同时,法庭挑战和某些州选票重新点算可能发生。

截至目前,特朗普行政当局还没有提供足以推翻选举结果的选举欺诈证据。但现在还有时间提出更多的法律挑战。

一旦各州认证了投票结果,宣誓将按选民意愿投票的选举人12月中旬将在选举人团投票。国会将在1月上旬,也就是在总统就职日前大约两个星期认证选举人团的投票结果。

美国大选2020互动图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