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21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中国出现通货膨胀迹象 - 2003-08-03


近来全球范围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政府操纵货币,人为压低人民币币值,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可是中国国内最近却出现了一系列通货膨胀的迹象,促使人们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展开一场新的辩论。

中国现在面对几乎是来自全球的压力,要求中国政府改变固定汇率政策。在2002年一整年里,消费价格一直在下降,引发全球担忧通货紧缩成为中国最新、最危险的出口产品。然而中国目前面对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货紧缩,而是通货膨胀。道琼斯新闻社在一篇报导中指出,中国能否正常有序地调高物价,避免再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通胀,是中国现在面对的挑战。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在2003年的头6个月里每个月都在显示通胀,6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6%。

*中国央行行长:别让通胀压力形成资产泡沫*

中国央行对通胀问题表达了同样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物价压力正在增长,最近几个月里货币供给和借贷每个月增长20%以上。萨斯疫情对快速增长的经济没有起到预想的降温作用。因此周小川提出要及时消除物价压力,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尽早做出判断,而不是等到通胀甚嚣尘上时再忙于招架。他说,如果通胀压力转到资产,如房地产、股票和其他投资的价格上,形成资产泡沫的话,其时滞可能会更长,危害会更大。他认为,及时预防有效治理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的关键是:中央银行要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人民币币值过低的害处*

《华尔街日报》指出,不少国家目前都在要求中国放弃固定汇率。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警告说,中国货币币值如果过低,就会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过热。如果兑换率仍然保持现有水平,在便宜的人民币使得廉价的中国出口产品极具竞争力的同时,美元持续流入中国,中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范围将越来越窄。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何走了回头路?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7:38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