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12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学者研讨中日摩擦 防止政冷经凉


中日两国学者就中日关系举行专题研讨会,与会学者对目前中日关系现状表示担忧,认为在相互不理解的背景下民族主义情绪激化,两国关系甚至可能出现“政冷经凉”的局面。有的学者提出,应该从亚洲整体考虑中日关系,把目前的各种摩擦作为亚洲新生的“演练”。

提到中日关系,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靖国神社”,以及由此导致的中日首脑定期会谈中断,两国国民相互厌恶情绪的升温。

本月10号在日本召开的《纪念中国同盟会成立百年学术研讨会》展示了一个史实,100年前的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革命者在许多日本人的支持下,在日本成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由此,日本也成为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大本营,这个组织对于后来诞生的国民党甚至共产党均有重要影响。

研讨会主办者“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中日学术交流中心”的千叶商科大学教授赵军表示,此次研讨会的目的之一是要从学术角度分析目前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现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查明摩擦的原因与发生机制,为构筑健全的中日关系提供指南。

*对华从自卑到蔑视再到自卑?*

日本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坂元教授指出,日本国内出现的历史认识以及教科书问题的背后隐藏着日本对华对美的自卑感。早年日本在文化上一直憧憬中国,然而日清战争的胜利滋长了日本对中国的蔑视,同时把崇拜的对象转向了欧美。

坂元教授指出,这种源于自卑感的崇拜和蔑视心理目前正处于可能逆转的境地,她说:“日本发现日中两国的经济实力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出现逆转,目前日本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中国经济,为此日本可能再度形成对华自卑感。在对美情绪中,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曾经从战后的对美自卑感转为的优越感又重新跌入自卑之中。”

*中共政改将在二三十年中铺开*

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名誉教授日中关系研究所所长凌星光指出,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出现的政治改革迹象,他列举不久前中国政府为胡耀邦举行的纪念活动说:“这显示中国政府试图恢复一度受挫的胡耀邦富有弹性的思维,这是中共推进政治改革的一个迹象。”

不过他同时表示,中共的政治改革不会马上付诸实施,而是在未来20-30年中长期历史中铺开。

*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凉”?*

日本媒体多次民意调查显示,靖国神社以及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不仅导致两国首脑会谈搁浅,同时两国国民相互厌恶情绪也正在加深。特意从中国赶来的中国同济大学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分析说,中日国民相互厌恶情绪是建筑在缺少理解与偏见基础上。

他说:“在不了解对方之下厌恶对方,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是不正常的。他担心,这种情绪的蔓延将导致中日关系从目前的‘政冷经热’进一步发展为‘政冷经凉’。”

*把摩擦看作再生的演练*

与会学者对于中日关系前景作出各种展望以及具体建议。一桥大学教授坂元认为,应该在亚洲的框架内展望日中关系前景,她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日本、韩国等亚洲各国正在卷入美国式的全球化之中,亚洲应该寻求一条富有亚洲个性的“共生共存”道路,她把目前日中之间各种摩擦看作是亚洲再生的“演练”。

她还说:“日本作为世界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应该建议组建非战争非核的亚洲体系,这是日本应该承担的角色。”

VOA卫视最新视频

美国之音专访缅甸诈骗园区的受害者 - 台湾特技表演者谢岳鹏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5:0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