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最高法院于28日清晨宣判政府与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First Quantum Minerals)间长达20年的采矿合同违宪,终结了过去5周余影响食物供应和国家正常运作的全国性示威抗议活动。合同合法性终结掀开拉丁美洲环保抗争胜利的新页,也开启了经由新谈判排除繁复国际仲裁程序的可能。
阿根廷举行恢复民主40年来最不确定和最紧张的总统选举后,极右激进的国会众议员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以悬殊比数击败了对手、现任经济部长塞尔吉奥‧马萨(Sergio Massa),终结了长期执政的左翼政府。米莱称执政后将与中国经贸脱离官方主导且外交转向亲美的竞选承诺,即将面临考验。
哥斯达黎加总统颁布了一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令,为竞标该国第五代网络(5G)合同的国际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则,实质上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拉丁美洲各国政府和美国正努力制定 5G 网络安全标准和合法替代方案,全面维护关键部门和基础设施的主权。
尽管中美关系依然不稳定,但软硬体均已居领先地位的中国车企终于瞄准美国汽车市场。中国车企借助地缘政治和贸易协定优惠对墨西哥进行大量投资,迎面而来的却是美国电动汽车销售的明显衰退,这会影响中国电动汽车拿下美国市场的目标吗?
阿根廷总统选举于10月22日举行首轮投票,一位扬言将埋葬长期执政的亲中民粹政党的自由派经济学家,确定将在下月复选时挑战首轮领先的左派政府现任经济部长。美国负责西半球防务的高级将领在选前对中国在阿根廷的太空基地和影响提出警告,总统选举结果不仅将决定阿根廷与中国间长达30年的全方位盟友关系是否持续,也将改变南美地缘政治现况。
近年来,中国企业一直在拉丁美洲各地购买电力、采矿和港口项目。可是不久前,北京在秘鲁深陷经济衰退之际进行投资,其项目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地域政治影响,引起美国对中国试图通过“一带一路”控制参与国经济的问题表示关注。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将于10月25日访华,有消息显示佩特罗急于与习近平主席讨论的问题中,中资承包的波哥大地铁项目成为中心议题,而北京当局二度表示对这个地方性而非国家问题不感兴趣。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哥方坚持己见,中企投资最大项目前途面临不确定性,无疑将牵动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即将届满十周年,一些拉丁美洲合作伙伴从新基础设施中获益,但在众多争议下成败参半。这些国家受高利率和高通膨的打击仍未缓解,而从中国获取较低利率和廉价资金的时代已经结束。北京将在10月17-18日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观察人士指出,拉丁美洲合作伙伴对北京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延续这一倡议的疑问正在浮现,重新调整合作模式似乎势在必行。
巴拉圭财政部长卡洛斯‧费尔南德斯(Carlos Fernández)本星期向中国企业招手,欢迎前往巴拉圭这个台湾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国投资。不过,巴拉圭总统圣地牙哥·佩纳(Santiago Peña)随后便立即重申,巴拉圭与台湾维持关系和外交承诺的立场不变,不仅因为历史因素,而是因为这将带来经济利益。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国会未批准其出访且未对外宣布前启程访华,爭取北京重启投资並支持委內瑞拉加入“金砖国家集团”(BRICS)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 of the BRICS),期望恢复停滞不前的委中战略合作关系,藉以打破地区封锁并开拓外交新局面。
在危地马拉8月20日的总统決选投票中,反贪运动候选人贝尔纳多·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以高票赢得选举,击败由现任总统支持的保守派候选人前第一夫人桑德拉·托雷斯(Sandra Torres)。全国历经了一周余的不确定期盼后,最高选举法院终于确认阿雷瓦洛获胜。
“从钱凯到上海 - From Chencay to Shanghai”已经成为近日秘鲁居民最常听到的宣传短语,这是秘鲁官方对在建最大港口工程远景的写照。同时也是中国国企2017年在加勒比海岸最大的“巴拿马玛岛集装箱码头”(Isla Margarita Port Terminal) 10亿美元项目全军覆没后,一带一路重启拉丁美洲大型港湾建设的起手式。
8月第3个周末,巴拿马城国际机场移民官拦下了一位持用香港特区护照的中国游客,经核实后发现护照系经变造。数小时后,另一位由巴西飞抵的中国人也被查获持用变造证件。这不算新鲜事,十分凑巧的是兩名中年男子都持有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入境签证,可以在转往危地马拉后越界进入墨西哥,距最终目的地美国仅一河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