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21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纽约作家沉浸在印度文化当中


纽约作家沉浸在印度文化当中
纽约作家沉浸在印度文化当中
<!-- IMAGE -->

有人说, 学习另一种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自己浸入那个文化当中。纽约作家凯瑟琳·拉塞尔·里奇就是这么做的。在她新出的回忆录《梦在印地文中》里,她记录了在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的旅程,她在那里挑战自己,学习印地文,并完全沉浸在当地独特的文化中。

凯瑟琳·里奇在拉贾斯坦邦小城乌代布尔参加外国人印地语比赛时唱了一首当地的流行歌曲。她那时已经搬到乌代布尔,打算在当地一个家庭里住上一年,同时在一所研究生院学习印地文。

许多因素使里奇前往印度。她刚刚失去了一个杂志编辑的位置,一时找不到什么工作;她为纽约时报做自由撰稿人期间,爱上了她所谓的“印度旋涡”;而且她在纽约时已经开始学习印地文了。但是最重要的是,她想在一个完全陌生而美丽的地方住一段时间,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乌代布尔住了6个月之后,一位新认识的印度朋友鲁比告诉她有这么一项比赛,优胜者的奖品是在当地一家豪华度假村免费住宿。里奇立即表示没兴趣:

“她一直对我说,‘求求你,如果你参加比赛,我们就能在这个地方住一晚上。’我答应了她。后来,全城的人都行动起来,他们全都指导我。我真的赢了,我们在库玛拉考姆酒店住了一晚。”

对里奇来说,整个社区的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帮助准备比赛,和她一起分享获胜的喜悦,是一种让人特别振奋的经历,这和她在美国成长中所熟悉的个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

她说:“太不一样了!我开始爱上了印度人那种亲近的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密切关系使我感到震撼。在印度文化里,他们到我的房间,翻看我所有的东西,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他们这么做是表示友善。他们就是想看看我有些什么。”

说到东西,里奇还了解到,在印地语中没有“拥有”这个动词。他们的说法是某件东西“在某人那里”。她说:“我喜欢这其中体现的哲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自从我接受这种哲理之后,我开始感觉我拥有的东西太多,多到使我烦恼。”

随着语言,里奇也了解了印度教那种复杂的、长幼有序的世界观:“在语言中就能看出来。你在称呼比你年长的人时,要用尊称。还有一点,就是一种责任、或者精神责任的观念。我刚到那儿时,发现人们不说‘谢谢’,我很惊讶。因为在西方人眼里,这是很不礼貌的。如果一名侍者送东西过来,我会说‘谢谢你’。而他会回答说‘不必谢,这是我的责任’。你不必向任何人道谢,因为他们为你做的,都是在履行他们的责任。”

里奇还了解到,履行精神责任最重要的场合,是向父母表示敬意。她说:“当时我父亲患有痴呆症。我想做的就是怀着这种精神责任感回来照顾他,可是他在我从印度回家10天后就去世了。我很遗憾,不能把我已经拥有的那种印度美德付诸实施。”

凯瑟琳·拉塞尔·里奇回到纽约已经有一阵子了。她计划再多写几本书,包括一些完全是西方主题的书。但是,不管她多么融入纽约的生活,她说,她都会像她的回忆录的书名一样,梦在印地文中。


关键词:沉浸,文化,语言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驻美大使哈佛演讲为何惹争议?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5【时事大家谈】中国推住房“以旧换新” 能否让楼市回温?TikTok“不卖就禁案”成法 攻防战如何折射美中博弈?嘉宾: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博士;加州发展服务部研究首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客座教授廖启宏博士;主持人:叶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