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解体十周年之后,俄罗斯作为一个独立新型国家正在痛苦艰难地寻找着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那么,俄罗斯究竟应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白桦发自莫斯科报道的第三部分谈的是,在俄罗斯精英阶层就国家定位问题仍然没有统一立场的情况下,俄罗斯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推行自己的对外政策。
*多极世界-俄罗斯期待东山再起*
虽然俄罗斯目前在国家定位的问题上仍然模糊不清,也不可预测, 而且目前俄罗斯国力虚弱,但是一些俄罗斯政治家们仍然认为,利用俄罗斯地处东西方之间这一特殊优势,在国际政治大棋盘的游戏中,通过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进行周旋,俄罗斯仍然有机会保持住自己的大国地位。比如,俄罗斯前总理和前外长普利马克夫在执政时就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东方政策。该政策的核心是,强调多极世界理论,加强同中国和印度关系,以便同美国相抗衡。普利马克夫希望在同美国的周旋中能继续维护和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对外政策三项准则*
一些俄罗斯战略问题专家也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俄罗斯还是可以继续有效地来推行自己的对外政策。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制定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俄罗斯现代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巴扎诺夫教授透露说,去年俄罗斯通过了自己的对外政策准则。这个对外政策准则中一共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核心内容:
第一,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必须是公开的,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应该象北韩和中国毛泽东时代那样自我封闭。同时,在参与和解决国际事物时,俄罗斯也不应该凡事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俄罗斯可以而且应该同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进行合作,保持友好关系。
第二,俄罗斯的外交必须应该是多方向的。俄罗斯的外交既不应该倾向于西方,也不应该倾向于东方,也不应该倾向于南方。
第三,俄罗斯的外交不仅仅应该是全方面的,而且应该做到在各个方向上都互相保持平衡。
巴扎诺夫教授解释说:�我们应当做到既同美国又同中国,既同西欧国家又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近东国家发展同样的良好关系。�
*灵活务实的外交手段*
巴扎诺夫教授接着介绍说,为了使上面所说的这些对外政策变得更加有效,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战术上必须应该做到有实际性和机动、灵活性,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应该加入和参与任何一个军事和政治集团在每件具体事物上都应该从国家利益出发进行实际性的考虑。同时也应该机动灵活。今天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这样处理,明天在别的问题上可能会同别的国家在一起。
巴扎诺夫教授举例介绍说,比如在反导弹问题上,俄罗斯同中国的利益一致,这样俄罗斯同中国在一起共同反对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在北约东扩问题上也是一样,俄罗斯获得了中国的支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是中国的盟友。而在其他的问题上,俄罗斯同西方的合作程度要比同中国还密切。比如,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的立场比中国更加接近。
*俄罗斯外交面临的三项任务*
巴扎诺夫特别强调,俄罗斯只有奉行这样的外交政策才最符合目前的俄罗斯现实国情,才可以被大多数的俄国人接受。最主要的是,只有这样的外交政策可以使俄罗斯解决在外交舞台上目前必须完成的三个任务。巴扎诺夫说,这三个任务就是:保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用外界因素为俄罗斯的国内改革和国家复兴创造条件;最后是使俄罗斯可以扮演大国角色,或者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扮演一个势力中心或者是一个影响力中心的角色。
*俄罗斯的周旋空间越来越小*
但是,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俄罗斯战略问题专家却对上面所说的这些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式�的论点持保留的态度。俄罗斯科学院欧洲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卡拉加诺夫认为,多极世界理论已经过时,因为多极世界理论逼迫俄罗斯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产生冲突,所以它并不符合俄罗斯目前的战略利益。
莫斯科卡内基基金会研究员里亚波夫也认为,随着俄罗斯国力的逐渐衰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机动、周旋空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他说:�我认为,实际上俄罗斯走自己道路的这种可能性每天都在减少。我并不想说这条路已经给完全堵死。在某一段时间里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在西方与东方之间,在美国与中国之间进行周旋和机动。但是,俄罗斯迟早都必须要作出选择。只不过,目前俄罗斯的一部分精英阶级仍然继续认为,俄罗斯还可以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取得平衡,还可以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尝试下去。�
*找不准定位直不起腰杆*
莫斯科卡内基基金会副主任特列宁认为,在俄罗斯还没有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作出选择之前,不管怎样,俄罗斯在推行自己的对外政策时都将会处在弱势地位。他说:�只有在俄罗斯最终决定她到底需要同谁在一起:是加入欧洲,溶入西方社会,还是进入亚洲,同一些东方国家,比如目前经常提起的中国在一起,只有到那时,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才会变得有效,才会处于强势地位。目前,俄罗斯还处在思考、反思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