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上星期举办了一次讨论会,研究和论述中国著名的政治学者、前《人民日报》副总编王若水的品格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一些致力于推动中国政治变革的人说,王若水不仅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对年轻一代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王丹:新启蒙运动鼓舞了我们*
八十年代初,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并且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他撰写的这方面文章和评论对思想僵化、尚未摆脱文化大革命思维模式的中国社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些影响在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的同时,还启迪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辛辛学子,使他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思考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王若水和另外十几名思想开明的政治学者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前的理论务虚会上提出许多大胆的新观点,后来人们把这些人和他们所提倡的观点称为新启蒙运动。1989年六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现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王丹说,王若水和新启蒙运动的那一批人对当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是有影响的,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
王丹:“王若水和他周围的朋友作为一个群体,对我们这一代当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是有影响的。新启蒙运动,当时叫做思想解放运动,对我们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是一种精神指标。”
*他的文章启蒙了许多中国青年*
王丹在六四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认识了王若水夫妇,和他们有过联系。王丹说,王若水这一批人当时对舆论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文章在高校很流行。
王丹:“八十年代的时候,象王若水这样一批自由知识分子在舆论上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当时他们的 文章和杂志在高校是非常流行的。不光是我,我周围所有的同学都受到很大影响。”
正是由于这些文章和杂志中的观点,王若水在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官方的批判,并被解除职务,在一九八七年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被中共清除出党。然而,他的观点已经启蒙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许多人。
*马克思主义是可以挑战的*
王丹说,王若水等人的观点给年轻一代的最大启示就是,即使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挑战的,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王丹:“实际上,王若水以及新启蒙这一批人给我们的昭示就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被挑战的,即使在共产党内部,向王若说这样级别较高的干部,都 可以有不同的意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应该是可以被挑战的,应该被怀疑的。仅仅这一点对我们都有启发作用,对整个中国思想解放,不光是八十年代,还有九十年代,都会有历史传承的影响。”
*他教导我们用什么样的良心对对待世界*
王若水是湖南人。一九四六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四八年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年到《人民日报》工作,任理论组编辑。在「文革」期间,王若水因上书毛泽东,批评张春桥、姚文元,受到迫害。一九七七年,王若水被提拔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在哲学界很有名气。他的异化论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批判,当局让他写检查,他坚决不写。六四运动中的民运领袖之一、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军涛说,王若水这种坚持真理、威武不屈的精神是年轻一代学者的楷模。
王军涛:“王若水在中国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对学术的这种专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品质,对于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重建中华文明是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的。中国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学院派谈中国的发展谈理性谈的太多,想研究在战略中间,在制度中间以及技术的发明中间,有哪些中国人做了哪些贡献。王若水这方面谈的并不多。王若水的贡献在于,在我们国家面对一个大的转折关头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良心去应付这个世界上的问题。”
王若水以前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他早年看清国民党的腐败后,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是,到了晚年,他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有新的更深刻的认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考之后采纳了西方的一些价值观。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