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0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伊拉克曾不择手段获取俄制导弹 - 2002-09-26


伊拉克一直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寻找武器供应来源。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成为伊拉克的重点瞄准对象,伊拉克商人在俄罗斯甚至曾经买到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定向瞄准设备。

俄罗斯著名研究机构---政治研究中心以擅长研究军备控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闻名。该中心主任奥尔洛夫认为,在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展计划中,化学武器所构成的危险性相对来讲比较大。此外,几年前伊拉克曾经热衷于完善导弹的瞄准系统,但是近几年由于国际社会其中包括俄罗斯严格对出口伊拉克商品的监督,所以伊拉克人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太大的进展。奥尔洛夫透露了伊拉克人在90年代中期时在俄罗斯获得导弹技术配件的一段历史故事。他说,那时伊拉克曾对俄罗斯同导弹有关的军工企业发生过很大的兴趣。

*联合国武检惊异的发现*

他说,我们看到伊拉克的密使当时是怀着多么大的热情来到莫斯科以及莫斯科郊外的一些大型国防企业。他们将自己称做是约旦人,巴勒斯坦人,他们甚至还同我们的一些企业签订了备忘录。奥尔洛夫透露,伊拉克商人利用在俄罗斯大学学习的伊拉克研究生作为中间人,很快同俄罗斯的国防企业建立了联系。当然伊拉克商人为此毫不吝啬,大量行贿。在1994年时,伊拉克通过行贿走私手段从俄罗斯运走了一批导弹瞄准用的方向仪。奥尔洛夫在两年前撰写的一篇报告中透露,那些导弹方向仪是俄罗斯根据苏美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从核潜艇的战略导弹上拆卸下来的。但也有个别的俄罗斯专家认为,那些方向仪在拆卸过程中已经被损坏,所以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1996年底,那批导弹方向仪被联合国武器检查人员最终发现,许多媒体都对此进行过报导,当时一度造成了很大的丑闻,使俄罗斯的形像受到很大的损害。在这之后,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特别签署命令,更加严格了从俄罗斯向伊拉克出口商品和技术产品的检查措施。

奥尔洛夫认为,从几年前的这段历史中应该总结出两个结论,第一,当局应该更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以便能更有效地对违反武器出口监督制度的人进行惩处,以免使俄罗斯的形像再次被破坏。此外。当局也应该加强对国防企业的监督。在俄罗斯国防企业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少数人可能会为了经济利益,绕过海关,通过走私途径铤而走险。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伊北京会晤 中国能解伊核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