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7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评中国迟发李慎之逝世消息 - 2003-05-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著名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李慎之先生4月22号去世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5月12号,也就是李慎之去世20天之后,才发布了他逝世的消息。这其中原因何在呢?

*上报审核政治定位*

曾经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和[美国研究所]所长的李慎之先生,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由主义学者和思想家。他曾经随同周恩来总理参加过多次重大外交活动,57年被毛泽东钦定为“右派”,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被免去社科院副院长的职务,他在晚年更是对中共体制公开提出批评而且大力呼吁进行政治改革。李慎之因病于4月22号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5月12号发布了他逝世的消息。为什么事隔20天之后才发消息呢?

美国多维媒体的负责人何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说,这并不奇怪,因为讣告怎么写,涉及对一个人的一生如何进行政治定位的问题,因此需要层层上报和审核。旅美学者高新说,李慎之在去世之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自由派知识分子的灵魂人物之一,因此更使得共产党难以对他做出政治上的评价。高新说:“象李慎之,还有前面的王若水,这样在中共党内有争议的人物,发消息的时候,有一个给他评价和给他戴帽子的问题。就是,要壬媳吲�,如何称呼他,他是中共优秀党员还是什么。�? *去世也许不重要*

高新说,发消息比较晚的另一个原因是,虽然李慎之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共产党来说,他只是一个副部级的离休干部,因此发布他去世的消息这个事情对领导来说并不重要,尤其是在目前全民全力对抗萨斯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高新说:“现在赶上萨斯,领导人都忙得更没头苍蝇似的,类似的文件递上去,上边不可能马上讨论,所以耽误这几天,我觉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吧。”

多维媒体的负责人何频说,一般来说,在发正式的讣告之前,如何称呼和评价一个人需要征得家人的同意,有时候两方面会出现一些不同意见,这也可能导致消息发得晚。

*官方回避六四正常*

中国官方媒体在对李慎之进行所谓的“盖棺定论”时,提到了他在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并没有谈他在“六四事件”中被免去职务的事情。何频认为,这主要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何频说:“在写一个人,除非他被党认定是犯罪分子,或是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否则的话,在他去世以后,就是‘死者为大’。一般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也比较忌讳对一个人的问题做出一些评价。何况“六四”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中国官方要回避的事情,所以在这里面没有提这个事情是很正常的。”

*中共拼命淡化六四*

不过,高新认为,不提“六四”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高新说:“中共领导人在“六四”问题上,是拼命强调淡化的。在这个淡化过程中,他在对待因为“六四”问题有争议的前领导人的治丧和身后评价方面,把“六四”事情回避,应该说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我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文件,至少中共高层对“六四”不再追究,这是第一。第二,“六四”的事情,第四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都不是当事人,这两项,决定了无论是评价李慎之,还是对待活人,在“六四”的问题上都是,大而小之,小而化之。”

*发布死讯值得肯定*

尽管消息发得晚了一些,但是多维媒体的何频认为,发消息本身还是值得肯定的。何频说:“他是一个在晚年对中共体制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而且这些批评公开化了,而且在海内外有非常巨大的反响。在这等情况之下,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慎重其事的发这个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显示出中共高层对背叛思想的容忍程度。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进步。”

不过,熟悉中共运作的旅美学者高新说,按照中共的规定,副部级的干部必须发消息,而不能‘秘不发丧’。高新说,如何对象李慎之这样的中共干部定调的问题,需要请示中宣部,如果中宣部作不了主,就需要政治局主管意识形态的常委拍版。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台湾关系法》45周年 修法迫在眉睫?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9: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16 【时事大家谈】《台湾关系法》45周年 修法迫在眉睫?日本强势回归 习近平是幕后推手?嘉宾: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主任吴崇涵;台湾制宪基金会董事宋承恩;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