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在最新一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强调要以党内民主来推进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分析人士说,这是所谓的“胡温新政”的一个体现。
*释放信号*
6月16号出版的《求是》杂志刊登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和中央党校博士生李清华共同撰写的“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文章,讨论了执政的共产党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必要性以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但是文章没有提出具体的体制性改革的倡议。《求是》杂志在这个时候发表这样的文章,是否想释放出某种信号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包瑞嘉教授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的时候,是这样看的。
包瑞嘉说:“我认为,这是试图为在今后几年在胡锦涛领导下采取更多、更大胆的举动做准备,使人们开始考虑加强党内民主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也涉及重新定义或是扩大‘三个代表’的范围,也可能是胡锦涛试图使改革带有自己的印记。也就是说,把自己和江泽民区分开来,为自己在公众中树立一个政治革新者的形象。”
*胡温新政*
原中国社科院马列研究所所长苏绍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这篇文章的发表是胡锦涛和温家宝实行新政的一个体现。
苏绍智说:“有人说他们是政改秀,我说不能这样说。胡温确实有改革的要求,因为要是不改革,就不能够走出江泽民的阴影,不能够建立他们自己的威信和成就。所以他改是必须改的。”
不过,苏绍智和包瑞嘉都认为,党内民主并不一定就会推进人民民主,而只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提。
包瑞嘉教授说:“党内民主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并不会自动地使普遍老百姓享有决策权或是参政议政。党和人民之间存在一个障碍,而更大的党内民主并不会越过乃至消除这个障碍。”
*何为民主?*
《求是》杂志上的这篇文章还明确表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都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民主,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对此,苏绍智这样评论。
苏绍智说:“这篇文章的精神就在这里。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实际上,民主就是民主,没有什么社会主义民主、资本主义民主,也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民主或者是亚当・史密斯式的民主,民主就是民主。它为什么强调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民主呢?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呢?就是说,它即使实行民主,它也不能放弃党的一元化领导,不能放弃一党专政,不能(放弃)党大于法,那这样就没有人民民主。”
*一个进步*
长期研究中共理论的苏绍智认为,要实现真正的党内民主,真正使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就必须彻底推翻中国共产党的‘一党专政,领袖独裁’的建党理论。不过,目前在民间研究机构‘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担任主席的苏绍智也表示,不能完全否定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做法。
苏绍智说:“胡温新政想提出在党内实行民主,照他所说的,就是要使得党的代表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党的代表大会不开会的时候,就是中央委员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那就是要出现一个常任的领导机构。第二点,就是要用指定各省的党的领导人,要用选举来代表,甚至以后还可以实行竞选。我想,这个就是它的一个进步。”
*胡温改革*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包瑞嘉教授说,尽管目前很难断言胡锦涛和温家宝在政治改革方面究竟会走多远,但是他们执政以来的种种所作所为超越了江泽民制订的比较保守和狭窄的改革议题,是好的迹象。他还认为,最近的萨斯病危机也给胡锦涛和温家宝提供了一个树立他们作为领导的威信和合法性的机会。包瑞嘉还表示,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很可能在宪法改革、反腐败以及推进党内民主方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
*乐观其成*
不过,原社科院马列研究所所长苏绍智认为,胡温的改革将是有限的,因为他们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苏绍智说:“现在江泽民虽然退了,但是还是军委主席,有最终决定的权力,还是太上皇。那么,他们是想改也不能不迁就江泽民。第二点,胡温本人想改,他们也受到旧的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四项基本原则,还有民主集中制。”尽管这将是一些极初步的改革,苏绍智说,他还是乐观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