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9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今美国年轻人看越南战争


在北京的日本外交官近来深有体会的感受到,历史和现实是分不开的。日本外交机构在这个月中国民众抗议日本教科书的示威活动中遭到了破坏。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没有充份记录日本军队二战期间在中国的暴行。

而在美国,过去几十年来,如何公正与平衡地向美国学生讲述越南战争历史,对历史学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但是,在美国从西贡撤军整整30年之际,客观性或许已经不再是教师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了。

*30年前越战已经成为过去*

吉姆·卡伦在纽约布朗士一个名叫“费尔德斯顿道德文化学校”的私立学校给16、17岁的学生上课。他的专业是20世纪美国历史,因此很大一部份课程都和越南战争有关。卡伦说,在他17年前刚刚开始教书的时候,与学生们谈论那场战争相当困难,因为学生的父母不是参战的就是反战的。但是卡伦说,越战对于今天的许多学生,甚至他们的家长来说都已经成为过去。

他说:“从某种程度来说,我面对的挑战比较小了,因为对这些学生来说,越战已经更明确地成为历史了。我想我教的学生大部份都知道越南战争,也了解那是一场引起很大分歧的战争,但是和他们自己并没有很大的切身利益。”

*越战称深刻影响美流行文化*

直到1980年代,关于越战的积怨在美国流行文化中还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象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生在美国”这首歌,还有奥利弗·斯通的电影“生在七月四号”,当时都在青少年中非常流行,这些青少年在美国1975年4月撤出西贡时还只是刚刚学步的娃娃。

但是今天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已经不再是越战之声不绝于耳了,所以,对卡伦这样的老师来说,他们的挑战不在于如何能够公正、平衡地讲述这段历史,而是在于如何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

*教越战历史可依赖媒体记载*

他说:“好在关于越战的历史记录在当代媒体中非常丰富。我可以经常给他们看,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关于越战的纪录片,片中有你在今天的战争中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在战争进行的同时,有记者在和军人说话 ,而这些军人则在表达不满情绪。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年轻学生能够自己体会出战争的滋味。”

卡伦和他的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战争的个人叙述。比如来自亚利桑纳州的国会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关于他本人在河内做了5年半战俘的回忆。

他说:“我觉得麦凯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他是个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的当代政治人物。而且他的经历极富戏剧性,让我们想起什么是‘勇气’和‘荣誉’。在相当程度上,正是由于越战,这类词汇已经基本上从美国人的日常词汇消失了,那场战争造成了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

*越战影响年轻人对世界看法*

对于战后出生的人来说,越南战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下的最大印记,可能就是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17岁的朱丽亚·赛尔泽说,她虽然和越战一点个人联系都没有,但是她和她的当代人全都觉得把一切都看破了。

她说:“我觉得从年轻一代人对伊拉克战争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都看透了,而我觉得这是有充份原因的。我觉得越战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权力对我们人民的影响有多大、以及战争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有多大。”

*年轻人仍敬佩父辈做出牺牲*

但是,很多美国年轻人中的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并不妨碍他们的自豪感。问一问17岁的乔希·艾根朵夫就知道了。他的父亲当年已经够了从军年龄,参加了越战,有这样的父亲的美国青少年如今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艾根朵夫说,他是从小听着父亲的越战故事长大的。

他说:“我父亲当年经历了天大的痛苦,而我实际上觉得还挺自豪,他对这类事情非常了解,他是个挺严肃的人。所以我为他骄傲,但是我为他在战后的那些心理煎熬而感到难过。不过呢,我父亲参加过越战,这是我生命中值得自豪的东西。”

*纪录越战史料将来越发重要*

随着时光的流逝,象艾根朵夫这样的学生会越来越少,总有那么一天,连教授越战历史的人都不会和越战有丝毫的个人联系了。卡伦说,到那时,纪录片和个人记述比现在就更为重要了,因为没有这些资料,越南战争就会落到和19世纪中叶的墨西哥战争一样的境地。那场因开疆扩土的野心而引发的血腥战争曾经受到亚伯拉罕·林肯和亨利·索罗等著名思想家的谴责,但是如今,多数美国人早就把它淡忘了。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拜登批准TikTok法 如何折射美中博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4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5【时事大家谈】中国推住房“以旧换新” 能否让楼市回温?TikTok“不卖就禁案”成法 攻防战如何折射美中博弈?嘉宾:南卡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座教授谢田博士;加州发展服务部研究首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客座教授廖启宏博士;主持人:叶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