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11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二战战俘重访缅因州战俘营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多半在国外进行,但是许多在二战中被俘虏的外国军人最后都来到美国,美国各地的中学体育馆、露天市场或偏远的军事基地都曾被当作战俘营。在其中一个战俘营里还发展出感人的文化交流故事。

缅因州的历史老港波特兰,在温暖的春天早晨,海鸟从屋顶上飞过, 趁着初夏来观光的游客漫步在鹅卵石铺设的街道上。克鲁格看到的景像与他在1944年夏天刚走下船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的景像截然不同。他说:“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抵达波特兰,下船后在街上行军,街道两旁有许多人,许多女人在哭泣,所以我非常震惊,他们并没有朝我们丢石头或者羞辱我们,整个气氛非常安静。”

*50万德意战俘转送美国*

克鲁格,身材矮小,穿着得体,明亮的蓝眼睛配上一绺灰白的长发。由于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击溃了轴心国部队,许多轴心国的战俘挤满了欧洲战俘营。50万德国和意大利战俘被转送到美国,克鲁格就是其中之一。

许多抵达缅因州的战俘被送往北边几百公里远的霍尔顿军事基地,就在霍尔顿镇的外围。在这里,战俘们被安排为当地的农场主捡土豆,或为造纸厂砍伐木材。

黑根的家人为自己的农场找来了这些战俘劳力,当年他只有15岁。他说:“那时候我们必须到军事基地去接这些战俘,让他们来帮忙捡豆子和土豆。”

*年轻战俘很快习惯新生活*

尽管这些人是战俘,黑根记得许多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德国战俘似乎很快就习惯了美国的新生活。他说:“他们来到美国后,彻彻底底地改变了他们对美国的印象。我认为他们都是被他们政府的宣传所误导。许多战俘非常庆幸当时他们人在美国,而不是在德国,因为在德国那里的情势并不乐观。他们觉得在美国安全多了,比起在德国前线作战,他们觉得在这里受到了更好的照顾。”

这些在缅因州的战俘,标志着战争史上一个简短但非常重要的注脚。它证明了日内瓦公约里有关合理对待战俘的规定是可以做到,也是可以大范围遵守的。这样的合理待遇也有助于建立战后德国与美国的关系。

在战争结束60年后的今天,克鲁格再次回到霍尔顿,与他同行的还包括3名战友-克莱恩特、里希特以和奥古斯汀。他们这些依然健在的霍尔顿战俘都是应霍尔顿镇的邀请回到这里,成为这个小镇的朋友并接受荣誉居民的称号。

居民:“我很高兴见到你。”

克鲁格:“谢谢”

居民:“我们与德国战俘有愉快的相处经验,我们一点也不害怕。”

克鲁格:“不过就像人们说的,篮子里总有那么一个坏苹果 (笑)”

居民:“在我们农场工作的战俘可不是,在这里捡苹果的战俘们各个都很好,没有一个坏苹果。”

记者:“这里和你们当初在这儿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奥古斯汀:“噢,当时那里没有树。”

克鲁格:“是没有那些树,不过我记得1944年时到处都是新的柏油路。”

*改变人生旧地重游*

今天的霍尔顿军事基地已经不再有往日的繁忙、破损的地基、坑坑巴巴的飞机跑道和摇摇晃晃的支架。这4位老人上一次在这里是铁丝网后的战俘,为什么他们要回来呢?

奥古斯汀:“这是我年轻岁月的一部份,我想要再来看一看。”

克莱恩特:“我们4年的年轻岁月。”

里希特:“啊,这是我生命的一部份,年轻时我们以为我们去当兵是件好事,现在我们觉得自己是被利用了。”

克鲁格:“这段战俘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对生命的看法,以及我如何看待别人,评判别人。我很高兴我有过这段经历,它改变了我。”

这些战俘的来访对霍尔顿镇来说是件大事。尽管这里的土豆耕种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是最主要的产业,但是许多年前种植在这里的友谊和了解,仍在继续开花结果。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