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仁天皇首次向二战中外国遇难者表示哀悼,指出今天的日本建立是在那些人们的牺牲基础之上。观察人士认为,明仁天皇首次公开缅怀和悼念二战外国的受害者虽然具有重要的象征和社会意义,但改善日本同中国等亚洲邻国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
*对国内政治影响有限*
日本明仁天皇在2006年元旦的新年感想中表示,去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在那场战争中,有310万日本人丧生,很多外国人也成为受害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场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并将铭记在心,今天的日本建立在那些人们的牺牲之上。
日本法政大学政治学教授赵宏伟说,明仁天皇首次公开悼念二战期间外国死难者的新年感想,虽然在日本的主流媒体报导不多,但仍为关注日本二战历史的日本人所关注。
赵宏伟说:“因为天皇不参政,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他的新年感想)不会对政府有什么影响,但是在舆论上会产生一些作用。很多比较注意这个事情的日本人都会感觉到,所以说会产生一些社会影响。但因为日本的主流媒体都不大张旗鼓地报导,影响也很有限。”
赵宏伟教授认为,日本执政党掌握在以小泉纯一郎为首的极右派系手中,他们在日本如何对待过去战争历史问题上,以及参拜包括供奉着甲级战犯在内的靖国神社问题上,历来采取强硬的态度。因此,明仁天皇对成千上万外国受害者的悼念,不会左右日本政府在这些问题上的政策。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从2001年就职以来5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等亚洲国家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他是在美化日本二战期间的战争罪行。
*迹象显示日寻求改善与亚洲关系*
新华社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黄大慧的话说,此前明仁天皇在他72岁生日时曾敦促日本人要正确认识历史,在新年祝词中悼念外国的受害者,以及最近日本政府又准备任命中国通宫本雄二为新任驻华大使,这些迹象都表明日本寻求与亚洲国家和解的重要信号。
赵宏伟认为,日本政府应该已经认识到,改善日本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已经成为日本外交的当务之急。
日本法政大学政治学教授赵宏伟认为,改善日本同中国等亚洲国家关系的关键取决于日本政府、日本外交发生重大变化。小泉纯一郎今年任期期满卸任后,谁将接任日本首相,将对日中关系、乃至日本同整个亚洲国家关系产生很大影响。他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坚持不退让,导致日本在亚洲变得日益孤立。这不仅不符合日本的重要盟国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也违背美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正义感。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中日关系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僵持不下,最后可能要靠美国的影响力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