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9:07 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美大学别出心裁办手机电影比赛


手机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一股中心力量。除了互相通话以及发送文字短信之外,他们还使用手机上网,听音乐,玩游戏,拍摄照片。眼下,美国的一所大学正在举办一场竞赛,给年轻人提供一次机会,真正利用他们手中这个小小的装置进行创意发挥。他们正接受挑战,创作出一部用手机拍摄的电影。

竞赛组织者戴安.林奇表示,参赛电影必须完全用手机拍摄。她说:“拍摄的电影要经过剪辑,要有某种声响,话外音或者音乐,电影要表述一个故事。”

林奇表示,比赛中评选出的最佳影片和采用其它方式拍摄的获奖影片在形式上将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她说:“影片必须有开头、中间以及结尾。影片必须首尾呼应,形成整体。最佳影片故事要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比如说:惊讶、大笑、气愤、设想、意识混乱、疑惑,要有特点。”

*竞赛面向世界高中大学生*

这个主题为“手机短片”的手机电影节竞赛活动由纽约州伊萨卡学院发起主办的,竞赛活动向世界各地所有年龄从13岁到20岁的高中和大学生开放。

伊萨卡学院所属的帕克传播学院院长林奇去年参加了一次会议之后,提出了用手机拍摄电影的想法。那次会议的主题是移动信息传播的未来。她说:“开完会之后我想,这个主题对我的学生来讲意味着什么呢?参加我们课程学习的学生,为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媒体领域取得成功,需要了解掌握什么?之后我意识到,我的手机有视频影像功能,我可以拍摄视频图像,虽然我不是一名电影摄影师,但是在世界各地,即使没有千百万学生,也至少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能够成为电影摄影师。”

林奇说,通过举办一场竞赛,给年轻人一个机会,使用他们的手机,创作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个想法简直绝佳地配合了学生们的需求:“对孩子们而言,他们没有那种成年人在应用科技方面有时可能会有的情感或者心理上的障碍。当我们开始讨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寻求成年人尤其是学生父母的看法,我对他们说,‘我们准备举办这场手机电影竞赛,’然后对话总是会有一段停顿。他们会说,‘什么?’但是当我和学生们讨论这件事,就从来没有遇到过片刻的停顿犹豫。他们马上就会接受这个想法,然后想,‘这个主意真酷,我可以做这件事。’”

*比赛受到学生欢迎*

伊萨卡学院制片专业的一名四年级学生苏丹舒.萨利亚说:“当我刚听说‘手机电影’的时候,我想,嗯,这主意挺独特,这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把一种新的语言赋予现在还不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的机会。”

萨利亚从小看着印度宝莱坞电影长大,他简直是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参加手机电影竞赛的机会。他说:“我认为手机有非常强有力的优势。我在手里握着它,它离我很近。我在印度,在伦敦都有朋友。我拿着带有摄影功能的手机,可以把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收入镜头。我还发现,用手机拍摄电影的整个过程非常激动人心,因为当我拍摄制作普通电影的时候,我得听这个导演或者那个导演的启发,但是用手机拍片则没有先例可寻。”

同样是参赛者的乔恩.凯茨说,手机拍片不仅激动人心,而且为那么小的一块显示屏创作一段影像故事,还非常需要技巧:“手机拍片对拍摄内容的确提出了艰难的挑战。如果用摄像机或者胶片摄影机,就不存在这些挑战。”

但是根据独立电影制作商和电影节主办者Zoie影业公司的创办人维多利亚.林.威斯顿的说法,这些挑战只是手机电影创意过程中的一部份。3年前,她的公司组织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手机电影节。她说,类似伊萨卡学院的这种竞赛,能够在开辟一个新时代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手机的时代。手机是我们的新朋友。在乘坐地铁、公共汽车或者坐在机场候机室的时候,我们能够查看股票市场行情,然后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喜欢娱乐节目,能够点击你的手机按键,看上一段90秒钟的电影,一出小型喜剧的情景片段或者每天一集的肥皂剧。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会变得更加流行。”

*手机捕捉即时新闻画面*

林奇院长针对即时发生的新闻报导,比如象去年发生在伦敦地铁的恐怖分子爆炸袭击事件以及新奥尔良的洪水灾害表示,手机用户已经习惯观看手机图像画面。她说:“最初的画面经常来自普通平民的手机,那些画面会通过电视或者网上博客传遍整个世界。因此,你能够捕捉影像画面并利用这些画面进行每天创作的想法已经开始盛行。”

林奇表示,她毫不怀疑,伊萨卡学院的“手机电影节”比赛将会激励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这种新的视觉媒体,而且,她已经收到了200多件参赛作品。此次比赛5千美元大奖花落谁家,将于1月30号在www.cellflixfestival.org网站上公布。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如何解读习近平强调的“三个区分开来”?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1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