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近公布了市级行政机关的8千多项行政执法职权细则,这种公开权力清单的做法有助于监管政府官员是否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但是也有分析认为,要达到有效监督还必须加强公开舆论和新闻报导的透明度。
*媒体:是否依法办事市民一目了然*
从8月10号开始,北京市民只要进入“首都之窗”的网站就可以查到北京市政部门的行政职权和执法依据。中国媒体的有关报导说,有了这份公开的“权力清单”,今后北京执法部门是否依法办事,市民就能一目了然。
据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介绍,从去年11月开始,北京市和区县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依据以及行政执法职权进行了全面梳理,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拥有行政执法权的市级行政主体总共65个,行政执法职权一共有8千735项。
这次第一阶段的全面清理归类总共花了6个月的时间。人民网的报导引述北京市政府法制办监督处的有关负责人说,以往行政机关有哪些职责,可能连行政执法人员自己都说不清楚,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职权分界也很模糊,导致部门之间扯皮或者重叠管理。
*刘晓竹:值得肯定的好事*
美国华盛顿地区的独立时事评论员刘晓竹表示,中国不像一般的法制国家可以通过历史的严格变迁追溯到各层官员的职权范围。
刘晓竹说:“中国从建国之初开始就是一种人治的系统,这种人治的系统就是当官的拍脑袋说了算,一句话、一个中央文件解决问题,这种独裁体制没有法律依据。中国现在面临转轨,从人治的系统转向法制的系统,这个过程相当的艰苦。我觉得花6个月的时间把8千多项细则、官员的职权范围确定下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值得。”
据报导,北京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北京各部门也将在自己的本部门因特网网站上陆续公布各自的“权力清单”,让市民通过这份清单对行政工作进行跟踪监督。
*减少灰色空间的两个渠道*
独立时事评论员刘晓竹认为,中国的官制有不少标准模糊的灰色空间,这些灰色空间为官员贪污腐败提供了机会,而要想压缩这种空间可以通过两个渠道。
刘晓竹说:“‘治官’或者说‘管理官员’最好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法’,一个是‘公开的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自由,现在共产党的思路基本上是在‘法’的方面更积极一些,但是在人民的监督方面显然不够。”
人民网的报导说,在明确职责权限之后,下一步,北京市就将公布相应的举报电话,市民一旦发现行政不作为或者行政乱作为的情况就可以打电话举报。
*分析:需要更好的申诉举报体制*
但是有政治分析人士认为,需要有更好的申诉举报体制。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援引中国问题专家胡星斗的话说,除非政府部门愿意开放更多的渠道让人民表达关切和不满,否则即使是明确职权责任也不会给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很大改观。
美国的独立时事评论员刘晓竹也强调,单靠举报电话难以达到公众舆论的监督效果。
他说:“举报电话不是一种媒体,不是直接诉诸公众舆论,而是像告密一样,打小报告一样,汇报到上级的某一个部门,然后再由这个部门出面核查或者惩处腐败的官员、违规的官员,这种做法不新鲜,清朝的时候就有这种制度,而这种制度到了腐败的后期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官员违法乱纪的问题。”
*刘晓竹:加强舆论监督和媒体报导*
刘晓竹表示,中国要想进一步推动政府官员的管理,还是要有第二步跟上,那就是舆论监督和媒体报导。
刘晓竹说:“比如说发现腐败官员有腐败的案件,媒体有权利追踪,记者有权利报导,在公开的情况下,司法才能透明,法院的审理、案件的调查,整个的追踪过程就透明了,司法透明了,正当的程序有了,刚才说的那8千个细则才能付诸实施,否则的话谁能说这8千个细则是遵守了还是没遵守,无非是共产党自己说,那样就等于是用共产党自己的刀子来割自己的肉,我觉得他割不下去。”
香港南华早报的报导说,贵州省、河北邯郸市以及河南郑州也已经采取公布政府部门权力责任细则的做法。郑州法制监督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自从去年9月向市民公布了政府权力清单后,针对政府部门的法律诉讼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