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03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分析:中国和以色列各取所需


以色列总理不久前对中国的访问引人注目,并且在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上得到中国的支持,尽管中国支持的条件目前还不清楚。有分析认为,以色列和中国在很多领域并不具有对称性,但是,两国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上的相互需要继续使得双边关系得到加强。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有限,同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没有太大联系。

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访问行程包括祭扫哈尔滨的犹太人墓地。哈尔滨市政府此前拨款近50万美元,修整该市的犹太公墓。报导说,奥尔默特的祖父为躲避迫害曾逃亡到哈尔滨,他的儿子、也就是奥尔默特的父亲则出生在哈尔滨。

*亚洲新闻:中国情结对两国关系影响大*

亚洲新闻援引奥尔默特行前的话说,他的家族具有深厚的中国情结。他称此次中国之行是“精神之旅”。报导说,以色列高级官员的中国情结对维系两国关系具有积极影响,即使象征性意义也是“举足轻重”。

报导说,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这次访华的主要宗旨除了推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经贸关系外,主要是遏制伊朗的核计划,并且在抵达北京后不久的会谈中很快得到中国东道主的响应。亚洲新闻援引温家宝总理的话说,中国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奥尔默特对此既感到“惊喜”,又有些“意外”。

中国这一承诺的条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透露,不过,美国广播公司的报导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的中国对于经济上制裁伊朗一直“存有戒心”。中国需要伊朗的石油,伊朗则一直进口中国的常规武器和其他敏感技术,因此,北京对德黑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

*海峡时报:中以关系带神秘色彩*

新加坡海峡时报说,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是双方“各取所需”,而且彼此关系还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该报例举了双方三方面的各自需要。

第一,以色列的国防工业在西方世界属先进行列,因此需要大的买主。由于中国不能从西方直接获得武器装备,以色列则为中国提供了旁门。

第二点也同军事有关。以色列从阿拉伯敌对国家那里缴获了大量前苏联武器装备,对这些装备的使用非常内行,而中国恰恰也拥有相当的前苏联军事装备,需要以色列提供相应维修和使用方面的技术支援。

第三,中国将以色列视为获得到美国以及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后门。新加坡海峡时报以最近在中国亮相的歼-10战斗机为例,认为这种战斗机驾驶员头盔内安装的导弹瞄准装置,其设计原型来“无疑”来自以色列。另外,这种机型上配备的导弹也明显带有以色列产品的痕迹。

*学者:中以关系以双方力量需求为基础*

楚树龙是北京清华大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目前是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的访问学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主要以双方的力量和需求为基础。

他说:“尽管中国公开反对以色列对阿拉伯、对中东以及巴勒斯坦的态度,然而中国的反对立场并没有影响两国关系,而且一直保持了几十年的的这种关系。我认为,这种工作关系主要是以双方的力量和需求为基础。”

楚树龙教授认为,以色列在中东和国际上比较孤立,需要寻找友好支持,因此,以色列很自然地利用了中国的军事和经济需要;不过它承认,两国关系具有明显的文化因素,这就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好感。

他说:“另外一个是文化原因。中国人对犹太人勤劳、智慧非常尊重;犹太人也对中国人抱有这种感情。”

*学者:中东问题上中国影响有待提高*

中国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会不会影响和阻碍中国以建设性的姿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因为国际社会呼吁中国在中东发挥实质性作用?

楚树龙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说:“首先不是阻碍,首先是中国并不具备条件,因为不像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中国传统上重点不在中东,你要有影响,就必须提供安全和经济援助,例如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规模和范围。另外,中国政治上、军事上也不是以色列的盟国。”

楚树龙教授认为,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影响力的提高还有待于同该地区有关各方,其中包括同以色列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未来长期的发展。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八年指明244个方向,习近平如何成为政治超人?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4: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3/19【时事大家谈】民主峰会首尔登场 美中互批不民主?习普若终身掌权 对中俄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嘉宾:美国艾德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王维正;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主任、政治学教授金珍镐;“自由中国运动”发起人邱家军 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