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17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台绿营人士要求为戒严受害者赔偿


台湾前立委谢聪敏星期六说,他将针对60年前的戒严法向大法官会议提出释宪,并且为白色恐怖受难者要求补偿。

台湾人民监督法院协会星期六召开记者会,认为台湾以前长达38年的戒严由于违宪、违法,所以无效,而在戒严时期遭受判刑,没收财产与遭受迫害的受难者,应该获得赔偿。

前立委谢聪敏说,当初宣布戒严时,有诸多不合宪,也不合法的地方,例如宪法规定,戒严应该是由总统宣布,但当时的总统李宗仁在美国,戒严令是由当时的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宣布的,另外台湾并不是交战地区,也不合乎戒严的要件。当时陈诚是台湾地区最高指挥官。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39条的规定,宣布戒严的确需要总统宣布,再经由立法院的追认,不过戒严法第3条也明确表示,“在战争或叛乱发生之际,某一地域粹受敌匪之攻围或应付非常事变时,该地陆海空军最高司令官,得依本法宣告临时戒严”。

而陈诚于1949年5月19号宣布戒严之后,同年的11月2号,行政院院会通过,宣布台湾为接战地区。虽然台湾地区的戒严时期长达38年,的确不符合临时戒严的定义,不过戒严法第12条规定,戒严的中止需要经过立法院决议并移请总统解严,所以根据法律原则来说,也没有触犯法规。

*分析:有政治炒作之嫌*

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教授杨泰顺认为,现在提出释宪案,其实政治意味多于司法意味,并且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过去的事件,也有所偏失。

他说:“戒严令是违宪违法,其实不是个争议的重点,大部分学过民主宪政理论的人都不会认为戒严令的实施是合乎法治的。问题是说你用民主宪政的法制,套到当初威权,非民主的体制来做论述基础,是不是适当。”

杨泰顺教授也担心,一味的以过去的事件作政治手段,可能导致台湾社会的进一步分裂,甚至回到政党轮替前的混乱状况。

他说:“这个事件的发起人之一,有一位先生叫做陈达成,他在记者会上还特别呼吁,要求台湾人民以这个释宪案作为战斗点,作为一个触媒,在大法官接受这个案件审理时,还要不断的发动社会运动,来结合整个台湾社会,对司法体系造成一些压力。有点要藉由这个话题,来回到过去民进党街头抗争的老路线。”

根据谢聪敏的统计,白色恐怖期间有超过2万9千起的政治案件,有14万人受到牵连,而根据作家蓝博洲1993年出版的“白色恐怖”一书当中记载,有4千到5千人受到杀害。在星期六,律师黄维幸与魏千峰则代表两名受害者洪武雄与胡学古提出赔偿的诉讼。

不过在这个案件于昨日被提出之前,根据白色恐怖基金会呈报台湾行政院的数据,自1999年起到2007年6月底止,已经有8千5百件的补偿申请案,并且已经有1万3千人领了补偿金。

谢聪敏于2000年民进党的陈水扁担任总统时,曾经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不过在任内他并没有针对戒严令或白色恐怖向大法官提出释宪案。

关键词:台湾,戒严,白色恐怖,谢聪敏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伊北京会晤 中国能解伊核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