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美国生物学家乔治.沙勒终生研究野生动物。从山魈到雪豹,从鳄鱼到北美驯鹿,他的足迹涉及25个以上的国家。著名的灵长类动物研究者戴安.福西和简.古德尔都是在他的感召之下投身于野生动物研究的。
沙勒是今年印第安纳波利斯奖的得主。这个由印第安纳波利斯动物园颁发的嘉奖表彰保护野生动物的成就。麦克尔.克罗瑟是该动物园的主任。他说:“沙勒是动物保护生物学领域的乔治.华盛顿。好几代人,好几代动物保护专家从小就是从乔治.沙勒那里初次了解动物保护这个学科的。"
山魈是沙勒最初研究的大型动物。他在1959年26岁的时候移居中非,生活在野外,跟这种人们当时了解很少的动物一起生活。沙勒说:“山魈比我预料的要漂亮得多。山魈体型巨大,毛发长长的,毛茸茸的,眼珠是淡褐色的,很可爱。我们知道,山魈是人类的亲属。当时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观察它们,不能让它们跑开。因此我就慢慢让它们习惯我,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嘿,这个沙勒又来了,别理他,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在中非的山魈研究是沙勒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进行野生动物研究生涯的开端。1970年,沙勒成为近三十年来首次在尼泊尔亲眼看到雪豹的两个西方人之一。1988年,他跟妻子凯成为中国准许进入长塘地区研究大熊猫的首批西方人。他的研究导致野生大熊猫数量回升。他的研究显示,动物园频繁捕捉野生大熊猫威胁野生大熊猫的头数增长 。1994年,沙勒和生物学家同事艾伦.鲁宾诺维茨在老挝发现了一种新的野山羊。
但是,德国出生的沙勒说,研究野生动物的乐趣并不是他的主要动力。他说,保护野生动物才是关键,而卢旺达、刚果这样的贫穷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率先行动。他说:“这两个国家特别贫穷,然而,它们把自己的森林保护起来,它们把自己的山魈保护起来。这是美国可以学习的。我们为保护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国家野生动物区奋斗了50年,目的是不让华盛顿的行政当局和石油公司去毁坏。他们要到那里去,满怀贪心,开采石油。这纯粹是搞生态破坏。这些人根本不管将来,他们就想现在随心所欲。"
沙勒说,要想挽救和保护环境,仅仅靠科学家还不行,还需要当地社区的齐心协力:“假如你真的是爱什么,假如有什么确实是应当保留下来,成为全体人民的自然遗产,就需要永远奋斗下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整个的文明世界,都要依靠自然环境,依靠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土壤、食物。各地的人们必须开始行动起来,为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而奋斗,否则是没有希望的。"
沙勒目前从事的项目包括在帕米尔山区建立一个广袤的野生动物公园,由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中国共管。他正在跟大型猫科动物基金会合作,保护老虎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沙勒说,他将用10万美元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奖来训练他工作所在的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这些人将培训别人,那些人又会再招学生。这样一代传一代,我们就会在这个国家积少成多,这样我就可以在人们忘记我很久之后,依然能在这个国家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美国生物学家乔治.沙勒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接受表彰保护野生动物杰出成就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奖。颁奖活动的组织者表示,设立这个奖项的目的是引导公众关心动物保护,并奖励野外工作的生物学家,因为他们是奋勇工作、不畏艰险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