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39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很多人为何不积极举报腐败?


一家官方媒体近期发表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并不认为反腐败与普通民众有关。有法律界人士看到,虽然少数贪腐官员被网民曝光后遭到革职,但制度缺陷仍将是中国政府打击贪腐努力的瓶颈。

新华社报道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近期通过某网站,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腐败的义务吗”为题,对3259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只有40.1%的人认为自己有举报义务,而认为反腐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人,也竟只占41.1%。

这篇报道引述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王浩的话说,“每个公民都应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但是举报责任和是否举报又是两码事,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所谓的证据,那举报只是徒劳的。”

*认为没用 担心报复*

中青报社调中心的调查发现,受访者要么担心举报“石沉大海”(36.4%);或者担心遭到打击报复(34.9%)。还有少数网民认为举报不会有结果(15.5%)或者不知道有效的举报渠道(7.1%)。

*立法保护?有法不依*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对新华社说,针对举报的打击报复现象普遍存在。他建议制定举报法或者举报人权益保护法,有效保护举报人。

北京律师李和平则认为,这样的法律或许有用,但他对于是否能够做到有法必依存有疑虑。

李和平:“制定一个举报法可能有益。毕竟,好比说当事人把举报材料送到某一个部门,由某一个部门根据程序立案侦察。这个可能有好处。但你就是写在纸上的这个东西,如果不执行,被权力部门扭曲了,同样是没有作用的。”

*要靠分权制衡和新闻自由*

李和平律师说,目前的问题是权力机构是在选择性执法,在这种情况下,讨论举报腐败的渠道要么是在讨论一个“伪命题”,或者至少也是在做表面文章。

李和平认为,防止腐败的真正利器应当是权力制约和舆论监督。

李和平:“权力就是腐败。任何有权力的人和有权力的部门,他(它)的倾向性就是腐败。必须让权力对抗权力、让野心对抗野心,实行分权制衡、彼此制约,并且再加上一个‘阳光’,就是新闻自由,才能够最终去防止腐败。”

但是从中国官员近期发表的言论,以及官方针对媒体采取的监管动作,无法看到当局有意愿在李和平所说的防止腐败的根本问题上做出改进。

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日前明确表示,中国绝不会实行西方那种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模式。舆论方面,中国从去年岁末起,则因打击低俗网站而招致网民非议,认为政府是藉扫黄为名、行钳制言论之实。

*网络反腐让一顶顶乌纱落地*

但是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放开对媒体控制的情况下,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还是在监督官员贪腐方面起到了官方始料未及的作用。

过去一年里,网民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揭出了一批贪腐官员。李和平律师所说的“阳光”,似乎透过网际空间让一些腐败现象得以曝光,同时也推动了当局对涉贪官员进行调查和惩治。

例如,去年被网民称作“最牛房产局长”的南京江宁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就因为网民将其消费高档香烟、戴名牌手表的行为曝光后,经查收受贿赂而丢了官帽。扬子晚报最近的有关报道说,周久耕星期五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时被移交司法机关审理。

*取消网络举报实名制?*

新华社报道谈到了网络的反腐功效。这篇报道引述四川律师施杰的话说,全民反腐举报氛围的形成绕不开网络举报这一途径。施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曾经建议取消网络举报实名制限制。他认为,取消这个限制,会使网络举报受理不受限,也能实现对举报人最大的善意保护。

关键词:中国,举报腐败,网络反腐,分权制衡,新闻自由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 中国各地展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习近平为何不安?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3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19【时事大家谈】拜登要对中国钢铝产品加税三倍,北京怎么办?北京当权者制造全球混乱?美国如何让它付出代价? 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先生; 中国时政评论者王海南博士;主持: 陈小平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