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57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魔盒:两岸文化创意交流范例


中国鲜氧文创问世之作“魔盒”
中国鲜氧文创问世之作“魔盒”

近年来海峡两岸都在发展创意产业。来自大陆的一份文化创意作品日前特地选在台湾展出。业界人士认为,台湾和大陆在文化创意方面各有优势,这次的展览可以为台湾文创产业带来很多启发。

*魔盒从北京来台首展*

一个叫做“魔盒中的天堂”作品集从北京特地来到台北展出。在这个色彩鲜艳的大盒子里,总共收集了将近40个国家的111位顶尖和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天堂”为主题,用摄影、拼贴、插画、产品设计、行动装置等不同方式表达他们对天堂的想象与感受。

*两岸文创环境各有优势*

王喜生(左)、徐莉玲(中)、郑松茂在中国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前
王喜生(左)、徐莉玲(中)、郑松茂在中国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前

“魔盒”是由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鲜氧文创公司集结编制出版。主编王喜生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选择台湾做“魔盒”首次展览是希望两岸间能互相启发,激荡出更多的跨界创意。

王喜生比较了两岸间的文创环境。他说:“从文化创意的发展来讲,台湾会比大陆要成熟,当然大陆可能的一个特色是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和它整个社会形态也比较一致,都是一种大跃进。从这种文化创意产业它因为切分成很多专业,每个专业的成熟度上,台湾要比大陆好。”

*大陆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魔盒”中的作品
“魔盒”中的作品

根据有“创意产业之父”称号的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 研究,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时就已经有价值4040亿人民币的产值,霍金斯估计,中国在这方面将有15%的年增长率,是其他经济部门的1.5倍,预计今年的创意产值将达到8020亿人民币。

*台湾文创有自己的路*

“魔盒”的出版人、上海意识形态广告公司董事长郑松茂指出,文化方面而言,大陆确实有其资源优势,例如,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出版公司向国际作家邀稿时会比台北容易取得;但是台湾有独特的文化条件,因此在文化创意方面“台湾有它自己数十年累积下来的一种不管是跟西洋的,东洋的,还有跟大陆的文化交融,所以(台湾)它有很特殊的文化线,我觉得这个文化就是创意的重要温床。”

*魔盒对台湾文创产业有很大启发*

“魔盒”中的作品
“魔盒”中的作品

台湾的学学文创公司董事长徐莉玲同意郑松茂的看法,她认为,鲜氧文创的“魔盒”提出“天堂”这个主题,全球艺术家愿意用同一主题创作,并且共同出版,这样的魄力和艺术能量在台湾是做不到的,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艺术家知道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大又有潜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中国露面。

徐莉玲对美国之音说,“魔盒”对台湾的文创产业有很大启发。她说:“这是一场视觉艺术、平面设计、跟出版产业、跟文化展演的结合。所以大家现在都可以看到 所有的事情其实都须要用跨界加值的方法,台湾真的要学习的就是这种跨界加值,整合行销的策略运用。”

*国际性跨界创意对台湾不难*

“魔盒”中的作品
“魔盒”中的作品

上海意识形态广告公司董事长郑松茂认为,虽然两岸政府和业界都在积极发展文创产业,但是双方其实都还在瞎子摸象阶段,文创产业还没有形成显学。他认为,21世纪的文化创意不能再用昨日的方式,而是要做到如何跟昨日不一样,并且结合最应联结的其他渠道共同去创造跨界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些台湾并不难做到。

郑松茂说:“ 文化创意本来就是非常跨界的,跨界包括行业的跨界,地理的跨界,所以也不只是两岸,台湾也可以跟许多其他国家不同行业的人有所交流,而且现在尤其是网路世代,这些(交流)都不是问题 。”

*魔盒设计突破传统*

“魔盒”是中国鲜氧文创的问世之作,这份作品突破以往专业杂志和书籍都是专业人士看的惯例,非专业读者也可以把它当艺术品或装饰品来收藏,而且每件作品能独立展放,又适合在不同场所展览。

*魔盒最终目标-艺术生活化*

“魔盒”中的作品
“魔盒”中的作品

尽管鲜氧文创对日后的作品发展已经有许多新潮构想,但是中国鲜氧文创主编王喜生认为,不管以后的“魔盒”会有多么令人惊讶的表现,但最终目的是要让艺术生活化。

他说:“我们做‘魔盒’是想把出版艺术化。就是它本身的形态很跨界, ‘魔盒’]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各种不同空间去推动做销售,解决了产业的问题。 专业跟创意能够和大众产生关系,使艺术生活化。”

“魔盒”邀集的两岸艺术家包括徐冰、梁远苇、张昊、郑在东、萧长正、马匡霈等人。“魔盒”在台北展出后还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进行巡回展览。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3【时事大家谈】美菲军演之际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出席中国海军论坛;“邪恶轴心”军工网络成形 美制裁能遏阻交易? 嘉宾: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舒孝煌;加拿大女王大学历史系兼职助理教授赖小刚;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