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36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3月19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3月19日发表该报专栏撰稿人塞巴斯蒂安·马勒比的文章,题目是“围绕货币政策的争议暴露出中国独裁政权的紧张。”文章说,“美中两国最新的争议完全是不必要的,因此也就显得更不同寻常。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主张让人民兑换率自由化,准许人民币升值,从而使中国摆脱对出口的上瘾性依赖。但是,上个星期奥巴马总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中国领导层做出了恼怒的反应。中国中央银行副行长指责奥巴马把货币兑换率问题‘政治化’,但全然不理会他的上司、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在一个星期之前暗示要让人民币兑换率自由化。然后,温家宝总理也掺和近来,恶狠狠地说‘这是一种保护主义’。他显然是指奥巴马先前说的那些不起眼的话。”

马勒比的文章说,“对中国的这种异乎寻常的反应应当如何理解呢?按理说,中国是不应当有这样的反应的。假如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搞保护主义,将货币兑换率政治化,那个国家就是中国。北京领导人先前作出政治决定,将人民币币值在一个人为的低下水平跟美元挂钩,从而使中国的出口商得到价格竞争好处。但是,中国异乎寻常的反应也反映出中国表面自信背后的不自信,从而提醒人们注意专制政治制度如何也能受到游说集团和各派利益争执不下的困扰,就跟民主政体一样。”

马勒比的文章说,“这一提醒是及时的,因为中国在金融方面的情况好转最近让专制政体显得比较好看。中国以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它非常容易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2008年年底,中国的增长降低到接近于零。然后,中国经济增长陡然恢复,去年达到8.7%。没有哪个竞争对手拿得出这种强力增长。”

马勒比的文章说,“但是,中国为货币兑换率的问题大动肝火透露出中国的虚弱。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极端的措施来谋求经济恢复增长。在宣布财政刺激的同时,中国也开始进行一种基本上没有公开宣布的货币刺激。政府命令银行以最快的速度发放贷款。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上升;中国的各个银行坏账成堆,中国政府正在忙不迭地拧上货币供应的龙头。就像美国可能发现的一样,中国撤回经济增长刺激措施可能是艰难的。”

马勒比的文章说,“中国的第一个担心是贷款下降将不够快。应承给许多项目贷款的银行不容易撒腿走人。另外,货币也可能通过银行系统之外的渠道流入过热的房地产项目。再者,即使贷款收紧,中国的银行也可能是用缺乏效率的方式收紧贷款。中国是通过控制贷款量而不是价格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因此,有势力的国有企业容易得到资本,而更有生产效率的民营公司则得不到贷款。”

马勒比的文章说,“中国领导人常常说起话来听上去安详从容,内心里却忐忑不安。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责备奥巴马的那次记者会上,也战战兢兢地提到‘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10/03/18/AR2010031803045.html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评论版3月18日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评论,题目是“人民币成为替罪羊”。评论说,“美国和中国的政客们好像觉得世界经济还不够脆弱,似乎一心一意要打一场传统的货币战争。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比中国更错。现在需要知道这一点,免得两国让全世界退回到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黑暗时代。”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中美两国的争议是中国决定对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定为6.83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美国政界和工商界说,这种单一汇价是全球各种经济问题的总根子;人民币固定汇率‘低估了’人民币币值,促进了中国的出口,损害了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假如中国让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币值就会大大上升,中国的出口优势就会下跌,恼人的全球贸易‘不平衡’就会结束。”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这种说法的核心是对货币政策的基本误解。跟小麦或香蕉不一样,货币没有自由市场。各国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但其供应是由各国中央银行控制的。中央银行有印制发行货币的垄断权。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控制着全球美元供应,对美元币值的影响比任何一个单一的市场成员都多。”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固定汇率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经济做法,在人类事务中并不罕见。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代初,全球货币兑换率按照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规定都是固定的。1970年代美国引发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才解体,世界大多数国家才采用‘浮动汇率’。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20001424052748704743404575127511778280940.html

****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