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3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1年3月23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3月18日发表该报专栏撰稿人乔治·威尔的文章,题目是“中国海军的‘蓝色国土’”。文章说,“一些中国海军军官在跨越太平洋访问位于大西洋海滨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时候,对美国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用过的桌子投以崇敬的目光。中国海军军官对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所表示的敬意令该学院的学者不禁想知道,马汉的这些中国读者从他那里是否是得到了跟老罗斯福总统得到的差不多的教训。”

威尔的文章说,“马汉跟老罗斯福1887年相见。当时,马汉是海军战争学院的院长,而老罗斯福还没有当上总统。老罗斯福是一位业余的海军历史爱好者,也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万事通。当时他还不到30岁,到该学院担任客座讲师。老罗斯福从马汉1890年出版的《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得知,强大的海军对一个拥有大量商业利益、拥有在地缘政治中强大意愿的国家是必不可少的。”

威尔的文章说,“中国无疑拥有前者。但中国拥有后者吗?”中国或许不会永远依赖陌生人的好意。“如今,美国人就是陌生人。美国海军用中国的话说就是当今世界的海上霸主,是负责巡逻马汉所说的‘大公有地’的警察。这里所说的大公有地是指海上贸易通道,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的政治稳定和地缘政治分量依赖于这些通道。”

威尔的文章说,“美国一直兴高采烈地认为,尽管美国的海军舰只已经不像原先那么多了(现在是286艘,在1987年则是594艘),但是,这世界上有一支拥有1000艘舰只的海军。这个美妙的数字是把所有除了维护海上贸易通道安全之外没有别的打算的其他国家海军舰只数目相加而得出来的。”

威尔的文章说,“中国现在正在以一年三艘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速率部署新潜艇。这些潜艇可以用来推阻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力量投射。很多人议论的中国弹道和巡航导弹也似乎是用来把美国水面力量阻挡在远离中国领土的地方。中国似乎日益倾向于把中国海岸线之外的海洋定义为中国海岸的延伸,应当由中国拥有和控制,就像是中国的‘蓝色的国土。’这种观念跟把海洋看作是各国共有的‘公有地’的观念是不相容的。”

威尔的文章说,“这包括‘近海,’即黄海,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但是,像印度洋这样的‘远海’也对中国全球的商业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进出口大国。马汉的(中国)信徒希望中国有能力保护中国在那些地方的国家利益。”

威尔的文章说,“在《太平洋上的红星:中国的崛起及其对美国海上战略的挑战》一书中,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员吉原俊井和詹姆斯·赫尔姆斯提醒读者,马汉所定义的‘海上控制权’是指‘具有支配力的海上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把敌方的舰只赶走,或者只让敌方舰只以逃亡者的身份出现,而且通过控制公海,关闭进出于敌方海岸的商业通道。’”

威尔的文章说,“吉原俊井和赫尔姆斯指出,在毛泽东时代,马汉被中国称作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信徒;如今,在一些大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的分析家们则引用马汉对公海的那种好战性定义来强调‘海上力量对中国的价值’。”

威尔的文章说,“中国非常依靠海上通道,因为就像一位中国知识分子说所的那样,中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现在,中国基本上没有陆地方面的威胁,因此有机会和意愿把力量投射到亚洲大陆之外。有了马汉,中国就有了这么做的理由。”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