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00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记者手记 - 辽报事件为何让人不安?


光明网 11/14部分教师缺乏政治认同 (光明网截图)
光明网 11/14部分教师缺乏政治认同 (光明网截图)

记者周二写的谈中共开始在高校纠正错误思想的运动的报道,引起读者超乎寻常的关注。一天时间,有一百多个跟帖。许多读者对辽宁日报这种“调查”方法和后来的报道方式,以及一些党媒力挺辽宁日报的做法表示无法认同。也有不少读者指出,这是党管意识形态而必然出现的根本性大问题。

*求是网文:指俩教授围攻辽报*

记者昨天发稿之后才发现,中共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的官方网站,周二也登出一篇署名千钧客的文章,题目是:围攻辽宁日报为哪般?求是网声明,这是从网上(紫网在线)趸来的,不代表《求是》立场观点。

这篇文章的根本观点是:辽报的头版公告和这封公开信,引起了网民广泛热烈讨论,但也遭到北大贺卫方、云大郭建斌等人的“轮番炮轰和围攻”。文章说,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是贺郭们的“最拿手本事”。

文章说,辽报监督无错,贺郭企图剥夺媒体监督权。文章说:面对贺郭们“毫无道理、各怀鬼胎的围攻”,“为辽宁日报助威,就是捍卫我们自己。”

*学者:喜欢讨论,厌恶斗争*

周二,新闻学者马少华发表博文,对《求是》刊发此文表达其厌恶观点,认为千钧客文“毒化和恶化了在社会公共讨论领域的空气”。马文说:千文把中国一南一北两位高校老师(贺郭)对公开信的回应,称作“轮番轰炸、联手围攻”,还使用了较多斗争性语言如“恼怒成羞的挣扎”“各怀鬼胎”等形象贬损用语,充满了久违的斗争气息。

马文说:这篇力撑辽报文章也一扫辽报文章在措词用语上的“约束”,把对老师的那点尊重也完全放弃了。“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人们对辽报公开信的警惕和不寒而栗之感。”

马文说:求是网这篇文章的质问是:媒体监督高校何错之有?“但是,媒体拥有的监督的权利并不意味着监督对象没有回应权和反批评权。否则,这样的监督权就是一种比任何权力都更加专横的霸权。”

*千钧客是何许人*

记者登录紫网在线,发现这里和乌有之乡或四月网一样,是左派、毛派、阶级斗争派、无产阶级专政派活跃之地。

那么,千钧客是谁?

作者江言55周二在博客日报发表文章说,他在网上搜索,有如下结果:@千钧客,匿名博主。早期微博昵称@媣稥, 因媣稥集团恶炒习夫人被集体删号。媣稥集团早年支持重庆模式。曾经参与海外伪造人民网, 新华网炒作拥毛文章。 他思想中带有明显的...

千钧客是谁 媣香简历背景新浪微博 千钧客与李善江关系 千钧... 千钧客是谁 媣香简历背景新浪微博 千钧客与李善江关系 千钧客出事原因,一个五毛,先是冒充女人,就是那个媣香,后有变身千钧客,其实是个小警察,极...

*曹林:辽报不该跟学生抢主角*

周二,新华网思客论坛发表媒体人曹林文章题目是:辽宁日报的失误:不该跟学生抢主角。这篇文章和中央大媒体发表的评论文章不同,不是仅仅是挺辽报一家之言。文章说,评论永远不能走在新闻的前面,没有新闻,就没有事实的基础,评论很容易让人产生“立场先行”的反感。

文章说:不要低估大学生的智商和判断力,现在已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全盘接受的年代了;不要高估老师在大学课堂影响力,网上牢骚和段子比课堂严重得多;大学课堂开放自由有自我净化功能,真理越辩越明;大学有自治能力,学生给老师评分,老师不能为所欲为发牢骚。

曹林说:一个高校教师调查,不提具体学校,不提具体讲了什么,既让人无从核实记者所言真假,也让高校老师失去了为自身辩护的机会。“空洞抽象”提高校老师,让所有老师跟着被污名化。

*江言55:再来一次文革也不怕*

作者江言55说:有人认为公开信有鼓噪反右及文革的苗头,为反右及文革造势。我以为,大家大可不必有此担心。当今执政者虽大多为红二代,毕竟知道和经历过政治运动的危害,所以不太可能再次发动“文革”一类的政治运动。个别群体和个人影响不了高层的决策,更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他说: 退一万步想,即使真的还有运动到来,作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经历过那么多的运动,还在乎再来一回么?说难听的,叫“死猪不怕开水烫”,说好听的,叫“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咱中国的运动员还少么?有的已经是“老运动员”了吧!大不了“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江言55还说:“一个省报编辑部算不了什么”,似乎口气大了点儿。可在我眼里,有些人永远是学生,甚至可能是不合格的学生。人们对一些没有良知的人,永远持鄙视的态度和眼光,就好比人们鄙视前国家级官员----大老虎周永康、徐才厚一样。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韩国一夜动荡国际警觉,区域风险大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7:22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