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7:02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昔日大渡河 现今老妇抱怨干部有偏差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5月20日来到泸定县。我们下榻的酒店,可以从房间内直接俯视泸定桥。从上观看过桥民众的动作和神情,十分有趣。有穿高跟鞋的年轻女郎,一边打电话一边快速行走,与在平地漫步毫无二致;而有的女子在桥下湍急河流的轰鸣声中望而却步,需要男伴拉着才能前行。小孩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在父母推动下小心翼翼地挪步,也有的在桥上嘻戏,快步奔跑。

泸定桥是红军抢渡大渡河的地点之一。另一个渡河地点是泸定桥以南的安顺场,红军是乘船渡过的。据讲解员介绍,红军在此前的战斗中,有可能被击溃、被打散,而在大渡河前则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是在安顺场,被官军围困,堵在大渡河边,导致4万大军全军覆没的。

为了迅速渡江、不当石达开第二,中共军委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安顺场渡江,然后沿大渡河西岸向泸定桥挺进;另一路沿大渡河东岸前进,直扑泸定桥,准备从桥上过河。两岸部队相互策应。

我们首先就来到安顺场。这里有邓小平题字的纪念碑和江泽民题字的纪念馆。据介绍,1935年5月25日清晨,红军先遣队17名官兵,在8个船工帮助下,冒着敌军的密集火力,分乘两只船渡江,击溃守敌,占领了渡口。

首批渡江的红军被誉为17勇士。他们到底是哪些人,记者在两个不同纪念馆的介绍中以及有的官方出版物中,看到的人名不尽相同。有的姓氏不一,有的名字不同,不知以哪个为准。

对于红军夺取泸定桥战斗的描述,也各有不同。有记述称,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火,爬着光溜溜的铁索,一节一节地向对岸桥头匍匐前进。有的则说,他们“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去”。中国文艺作品中也有类似描述。

有论者认为,这是为了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而进行的戏剧性升华。《红军》一书认为,聂荣臻的记述最为准确:突击队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

在国外,有着述说,红军在泸定桥根本就没有打仗。

不过,无论如何,中共领导的红军成功渡江、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却是不争的事实。

强渡大渡河时的红军指挥所
强渡大渡河时的红军指挥所
红军渡河地点
红军渡河地点
上游建的水电站
上游建的水电站

我们在安顺场采访了红军渡河地点附近的一户人家。户主是一位老妇人,今年85岁,红军渡河时只有10岁。她说,那时她家住在河对岸。战斗开始前,国民党军让他们快点逃,否则后果自负。他们说,红军来了,大人、小孩都要杀。于是,她妈妈就带着孩子们上山避难了。

战斗结束后见到红军时,他们仍然颤颤惊惊,红军做了饭请他们吃,他们也不敢吃,怕害他们。一位红军排长说,你们不要怕,小鬼!我们是打富救贫的,天下农民一家人。

老人说,现在的社会好。她入了医保,一年只交10元钱,前几天开刀,住了一天院,吃了药,输了液,还给报销一点。生活上,她主要靠低保,原来一个月20元,现在长到50元,政府说以后还会慢慢长。

我们去的时候,老人正在吃饭。吃的很简单,一碗米饭就一点蔬菜和辣椒糊。她说,50元低保,只够买柴米油盐的,买菜就不够了。她说,家里的几分地被政府收了,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说起国家的几位领导人,她说,毛主席吃了苦,邓小平吃了苦,指挥红军渡过大渡河的杨得志吃了苦。他们都是为了群众,不为私人。现在政府的政策虽然好,但是下面执行有偏差,有些干部乱搞,光顾自己,不顾群众。我们继续追问下去,她就说,“我不敢说了。”

这位老人是红军渡河时的见证人之一
这位老人是红军渡河时的见证人之一
大渡河边奇石
大渡河边奇石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3【时事大家谈】美菲军演之际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出席中国海军论坛;“邪恶轴心”军工网络成形 美制裁能遏阻交易? 嘉宾: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舒孝煌;加拿大女王大学历史系兼职助理教授赖小刚;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