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48 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后代如何看父辈参与苏联大清洗 俄话剧反思


一名演员在表演(美国之音白桦)
一名演员在表演(美国之音白桦)
如果祖辈一代曾参加过红色恐怖和斯大林的大清洗,他们的后代子孙又如何看待手上沾满鲜血,曾是政治迫害刽子手的亲人?俄罗斯上演的记录话剧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话剧的主要目的是想激发俄罗斯社会反省和反思过去的历史。
后代如何看父辈染血参与清洗 俄话剧反思反省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8:57 0:00
下载

*俄罗斯未清污 知识界不放弃努力*

20多年前苏联解体和共产党垮台之后,东欧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清除共产主义污垢,反思过去历史的活动。俄罗斯在90年代初也曾出现过“清污”声音,后来都不了了之。但尽管如此,俄罗斯知识界和艺术界仍然在这个领域不放弃努力。一个名叫“第二幕,后辈”的记录话剧就是有关努力的一个新的尝试。

*纳粹战犯后代评父辈 启发采访苏共权贵后人*

话剧4月份在莫斯科古拉格博物馆演出 (美国之音白桦)
话剧4月份在莫斯科古拉格博物馆演出 (美国之音白桦)
这个话剧由10个对前苏共政权高官后代的采访所组成。话剧的制作人和编剧是来自莫斯科的卡鲁日斯基和波里瓦诺娃。波里瓦诺娃完成了对曾参加过斯大林大清洗的前苏共高官后代的采访。

波里瓦诺娃说,一名以色列心理学家过去采访过一批纳粹战犯后代,并把他们对父辈评价的内容内容写成了书。戏剧导演卡鲁日斯基两三年前把这个本书改编成名叫“沉默包袱”的话剧搬上了舞台。她结识卡鲁日斯基后,两人就产生了制作“第二幕,后辈”话剧的想法。但主要推动她创作这个话剧的动力来自于俄罗斯社会目前对前苏共政权犯罪行为的态度。

*不少人否认历史,喜欢斯大林*

波里瓦诺娃说:“我看到过很多社会民调,我非常惊讶人们干脆就不承认过去的历史事实。而且他们对斯大林的看法也同样让人无法理解。比如许多人并不否认斯大林的政治迫害,但这些人却对斯大林存在不同的看法,我非常感兴趣这些人为什么这样思维,为什么仍然对斯大林有好感。因此我就决定采访一批那个时代苏共高官的后人,听听他们的想法。”

2012年11月7日,俄罗斯共产党人手举斯大林像莫斯科游行纪念十月革命 (美国之音白桦)
2012年11月7日,俄罗斯共产党人手举斯大林像莫斯科游行纪念十月革命 (美国之音白桦)
被采访者的祖辈中,有的是部长,有的是古拉格集中营的司令,有的是地方警察首脑,也有的人是负责意识形态的新闻检查官员和驻外大使。许多人既在当初作为打手积极参与过政治清洗,但后来自己也遭到迫害。

*是亲人也是刽子手*

话剧隐藏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取而代之的是以数字编号讲述每个人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故事是,一名被采访者在慈祥的爷爷和奶奶的爱护下在农村别墅中渡过幸福童年。别墅中有宠物狗,还有许多园丁和仆人,但那些人其实都是古拉格集中营的囚犯,而爷爷就是那个集中营的司令。

话剧演出时,演员们同观众共同围坐在一起。观众刚开始不知道谁是演员,谁是观众。每个故事讲述了当事人同自己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甚至父母的关系,他们如何知道他们的祖辈曾参加过斯大林的政治迫害,手上沾满受迫害者的鲜血。他们又如何面对和解决良知与亲情,道德与孝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是如何带着这个包袱在社会上生活。

每个当事人也是以不同方式知道自己的家庭历史。有的是祖辈亲自讲述。有的是祖辈刻意隐瞒,他们是从公开的报道或是与亲属和友人的交谈中才知道了那段不光彩的历史。

*对事对世不对人 激发社会反思反省*

波里瓦诺娃说,二战结束后曾对纳粹战犯进行过纽伦堡审判。如果仿效纽伦堡审判斯大林苏共政权的话,参访对象的祖辈都会坐到审判席上。但话剧的任务并不是划分黑白,指明谁对谁错,也并不要求当事人谴责祖辈的罪行。话剧的任务是想激发俄罗斯社会能反思和反省过去的历史。因为在采访中,几乎每个人都自动提到将面对如何也让他们的下一代人了解这段家族历史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俄罗斯如何面对过去历史,对那段历史定位的问题。

波里瓦诺娃说,被采访者的反应完全不同。有的人彻底谴责手上沾满鲜血的祖辈。有的为祖辈辩护,表示理解他们当时的处境。

*采访对象批苏共 不同意父辈意识形态*

导演卡鲁日斯基说,一些被采访的对象是普京政府的反对派,他们甚至参加过反政府示威。

波里瓦诺娃说,她特别有意选择了那些批判苏联犯罪制度,批判斯大林的高官后代。她想知道的是,一方面这些人承认苏共政权的犯罪行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示自己热爱国家,他们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个矛盾。

波里瓦诺娃:“我们采访的那些人都不是斯大林的拥护者。因为如果采访斯大林支持者的话,他们会说斯大林和祖辈如何正确,换成他们也会这样做,那样话剧中的故事也就不存在矛盾和冲突,话剧也就丧失意义。”

*观众讲述家史*

上个世纪30年代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河畔大楼”。大楼由住宅、剧院和电影院等组成,邻近克里姆林宫。大楼的住户是当时布尔什维克权贵,其中一半人先是参与斯大林政治迫害,然后自己也遭受迫害。话剧的一些故事和主人公来自这座大楼,几名被采访者仍住在这里 (美国之音白桦)
上个世纪30年代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河畔大楼”。大楼由住宅、剧院和电影院等组成,邻近克里姆林宫。大楼的住户是当时布尔什维克权贵,其中一半人先是参与斯大林政治迫害,然后自己也遭受迫害。话剧的一些故事和主人公来自这座大楼,几名被采访者仍住在这里 (美国之音白桦)
波里瓦诺娃说,虽然他们压缩了采访内容,但话剧中讲述的故事都是原汁原味,没有做艺术加工。她透露,有的演员当初曾抗议演出时同观众坐在一起,但后来逐渐习惯。因为他们的另一个目的是想让观众也参加进来。

波里瓦诺娃:“话剧取名为第二幕的含义是,红色恐怖历史和苏共犯罪行为是第一幕,而第二幕是后人们的反省。第二幕的另一个含义是社会反思,就是在话剧演完之后,观众们的反应。”

参加演出的演员季莫菲耶夫说,有时他们演完之后,坐在旁边的观众们会自动参加进来讲述他们的家庭历史。有时演完之后是一片沉默,观众没有任何反应。还有的情况是,演完后,他们收到许多观众打来的电话,讲述自己的感受。

*未清污难辩是非 俄罗斯支付代价*

季莫菲耶夫说,俄罗斯今天发生的许多事情同没有清除共产主义污垢活动有直接联系。而俄罗斯目前也没有一个标准来界定和判断过去的历史。

季莫菲耶夫:“俄罗斯没有清污,也没有类似纽伦堡那样的审判,所以俄罗斯就如同一个失效了的罗盘指针那样来回摆动,你不知道哪里是北或是南,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所以对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必须要明确,什们是犯罪行为,哪些人就是罪犯。”

“第二幕,后辈”话剧在2012年末首演,迄今已在俄罗斯各地和国外演出多场。波里瓦诺娃说,他们收到很多演出邀请,但演员们由于还有其他演出活动都非常忙,有时感觉应接不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