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与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一书的作者郑念这个月早些时候在旅居美国的华盛顿家中病逝。日前,郑念生前的友人聚集一堂,在华盛顿郊外为她举行了悼念仪式。
郑念女士出生于1915年,30年代到英国留学,后来回到中国。像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各种“有海外关系”的人士一样,她在文革期间遭到多年的监禁,她唯一的女儿在她入狱期间去世了,郑念认为她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女儿梅平是被文革期间的造反派害死的。离开中国以后,郑念以英文著书,描述了她在上海的遭遇,并把书献给了她过世了的女儿。
这本书1986年先是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问世。郑念用英文撰写的《上海生与死》让很多之前对中国近代史以及文革了解甚少的国际人士,对那个时代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伤痛有了深刻的认知。
11月21日,在华盛顿郊外马里兰州一个乡村俱乐部里,郑念生前的友人为她举办了悼念仪式。
*最年长的顾客*
郑念生前好友的儿子、目前在美国的黄渤济先生在仪式上回忆说,两年前,他还带着郑念女士去一家电器商店(Best Buy)买回一台计算机。离开商店之前,郑念女士对年青的销售员说:“我今年92岁了,我想我一定是你所碰到的最年长的一位顾客了!”
黄先生说,直到晚年,郑念女士还非常爱学习,一点不甘落伍,每天看报,堪称宝刀不老。
其他友人回忆说,郑念到美国以后,一直爱去华盛顿西北区的一家名叫全聚德的中餐馆吃饭,并且和老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名叫罗伯特的老板专门以她命名了一道小菜。
*73岁那年第一次投票*
郑念生前一位重要友人、美国30年代驻华大使奈尔森.约翰逊(Nelson Johnson)的女儿白蒂珍.格尔伯(Betty Jane Gerber)女士主持了星期六的悼念仪式。白蒂珍在仪式上回忆了多年来每逢节假日郑念和她的家人在一起的情形,她还回忆了郑念1988年获得美国公民时的那份欣喜。
郑念那个时候说,1988年8月16号,在(纽约)自由女神像前举行的一个非常感人的仪式上,我宣誓成为了美国公民。我那个时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快活!过去五年来,居住美国期间,我渐渐爱上了这个国家和人民。后来,11月8号那一天,我一大早就起来,去参加总统大选投票。我那个时候已经73岁了,但那是我一生第一次有机会在自由选举中有机会投票。后来整个一天以及后来很多时候,我都常常想起我去投票的情景。
*为女儿设立奖学金*
郑念生前特意为女儿郑梅平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大学里(Slippery Rock College)设立了以梅平命名的奖学金项目。
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副所长詹姆斯.多恩博士(James Dorn)在回忆郑念的时候说,希望中国的年青一代有一天能够读到《上海生与死》这本书,而且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够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郑念,上海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