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被困在南极俄罗斯科考船上的52名科学家和游客抵达澳大利亚。这是他们被困南极冰川三个星期后,首次登上陆地。
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船在救出被困在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上的科考队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抵达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绍卡利斯基院士”破冰船自2013年圣诞前夜就被困在南极“联邦湾”海域。
南极救援行动在中国破冰船“雪龙”号前往救援,自己也被困在厚冰层中后,引起越来越多的全球媒体的关注。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科考行动开始于2013年11月28日,他们一直在重走澳大利亚南极探险家道格·毛森100年前走的路线,希望对当时和现在的一些测量作出比较。
尽管在海上的时间被延长,但是科考队的医生安德鲁·皮考克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皮考克说:“我们船非常舒适,特别好,设备也很齐全,我们有很多事可做。我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棒。最重要的是,我们仍然在南极。”
在完成救援之后,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还前往澳大利亚南极科考基地--凯西基地,完成了自己的供给使命,然后再回到船籍港霍巴特港。
为了节省时间,船上乘客没有获准逗留在凯西站。
俄罗斯船科考队队长克里斯·特尼星期三在霍巴特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士气是最重要,大家都太棒了”。
在“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联邦湾”之后,澳大利亚、法国和中国的破冰船都接受了澳大利亚救援协调中心的协调,前往救援。
1月2日,中国“雪龙”号动用直升机将俄罗斯船上的乘客送上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不过, 第二天“雪龙号”报告,自己也被困在冰层中。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重型破冰船“北极星”号从悉尼被派遣到南极前往救援俄罗斯和中国船只,不过,在美国破冰船抵达前,两艘船都完成了自行解救。
澳大利亚南极司负责人托尼·弗莱明星期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还想说的是,来自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南极项目的工作人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说: “我们与其他国家南极行动工作人员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我们很骄傲,我们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了营救努力。”
不过,对于谁应该支付救援的费用争议还在继续。
弗莱明估计,澳大利亚政府为救援活动要支出的费用在160万美元和210万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那些原定在南极短暂的夏季要完成的项目的费用。
弗莱明说,澳大利亚目前正在与俄罗斯船只的保险公司以及租用这艘船的南威尔士大学商讨这个问题。
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船在救出被困在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上的科考队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抵达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绍卡利斯基院士”破冰船自2013年圣诞前夜就被困在南极“联邦湾”海域。
南极救援行动在中国破冰船“雪龙”号前往救援,自己也被困在厚冰层中后,引起越来越多的全球媒体的关注。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科考行动开始于2013年11月28日,他们一直在重走澳大利亚南极探险家道格·毛森100年前走的路线,希望对当时和现在的一些测量作出比较。
尽管在海上的时间被延长,但是科考队的医生安德鲁·皮考克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皮考克说:“我们船非常舒适,特别好,设备也很齐全,我们有很多事可做。我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棒。最重要的是,我们仍然在南极。”
在完成救援之后,澳大利亚“南极光”号还前往澳大利亚南极科考基地--凯西基地,完成了自己的供给使命,然后再回到船籍港霍巴特港。
为了节省时间,船上乘客没有获准逗留在凯西站。
俄罗斯船科考队队长克里斯·特尼星期三在霍巴特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士气是最重要,大家都太棒了”。
在“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联邦湾”之后,澳大利亚、法国和中国的破冰船都接受了澳大利亚救援协调中心的协调,前往救援。
1月2日,中国“雪龙”号动用直升机将俄罗斯船上的乘客送上澳大利亚“南极光”号。不过, 第二天“雪龙号”报告,自己也被困在冰层中。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重型破冰船“北极星”号从悉尼被派遣到南极前往救援俄罗斯和中国船只,不过,在美国破冰船抵达前,两艘船都完成了自行解救。
澳大利亚南极司负责人托尼·弗莱明星期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还想说的是,来自中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南极项目的工作人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说: “我们与其他国家南极行动工作人员有着非常良好的关系,我们很骄傲,我们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了营救努力。”
不过,对于谁应该支付救援的费用争议还在继续。
弗莱明估计,澳大利亚政府为救援活动要支出的费用在160万美元和210万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那些原定在南极短暂的夏季要完成的项目的费用。
弗莱明说,澳大利亚目前正在与俄罗斯船只的保险公司以及租用这艘船的南威尔士大学商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