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07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美国媒体评中国(2010年1月22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网络欧洲版1月21日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评论,题目是“克林顿的互联网主义:为国务院保护和扩展全球互联网自由而叫好”。评论说,“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星期四宣布国务院展开行动,在全世界维护并扩展互联网自由,并强烈抨击那些继续收紧网络出版审查的政权。人们应当为克林顿喝彩。她说,‘从事网络攻击活动的国家和个人应当承担后果并受到国际谴责。在一个网络贯通的世界上,对一个国家的电脑网络的攻击,就相当于对所有国家的攻击。’在此之前,中国的黑客试图打入谷歌的服务器,阅读人权活动人士的电子邮件。”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克林顿国务卿表示北京应当‘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彻底的调查’,这种话等于是邀请黄鼠狼来索取鸡舍的钥匙。但总起来说,新发表的克林顿互联网主义值得欢迎。她领导的国务院为有关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以便帮助(人权、民主)活动人士抵御出版检查者,并在联合国回击那些企图限制互联网信息索取的企图。这一努力可能会给中央帝国之外的独裁者也带来沉重打击。”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毫无疑问,限制个人自由的技术很少大大落后于扩展个人自由的技术。因此,伊朗政府利用诺基亚西门子的网络拦截工具来监视和镇压伊朗的民主活动人士。克林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突尼斯、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和埃及是‘新的信息隔离之幕正在落下’的地方。”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更有理由关注克林顿女士带领美国展开攻势,为电子信息传播自由而战斗。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对中国的网络攻击行为做出的反应简直等于是给微软挑刺,它们建议互联网用户考虑暂时转换到一个不同的网络浏览器。”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文章常常表示对奥巴马总统感到失望,因为他保持沉默,不向世界各地的民主活动人士提出鼓励。但是,假如克林顿女士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假如破除互联网信息流通限制成为华盛顿的首要议题,那么,她就是在把美国政府引上了一个显著的好方向。”


****
本篇英文全文网址


以上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