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41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中国政府把山东矿难称为自然灾害


尽管媒体报导说,山东出事故的煤矿当局对天气预报和洪水警报置若罔闻、没有采取预警措施是导致矿难的原因之一,然而,中国政府官员星期三仍然说,这次山东矿难是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被困在井下的181名矿工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一些悲痛欲绝的矿工家属和保安人员发生了冲突。

中国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星期三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山东煤矿溃水事件,经过专家组的分析认为属于自然灾害事故。

海外观察家指出,把这次山东煤矿矿难定性为自然灾害事故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可以撇清山东地方政府有关人员和煤矿管理人员的责任;二是中国政府对自然安全事故中死亡的人员并没有进行补偿或者提供其他援助的规定。

*李学举:对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无补偿规定*

李学举是在回答美联社记者提问的时候说这番话的。中国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说:“对于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员,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补偿或者其他的资金。”

不过,李学举承认这次在山东矿难中死亡的矿工和在其它自然灾害中死亡的人员有可能不一样,因为它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李学举表示,他相信中国政府和企业一定会向这些死难人员的家属给予各类的抚助金。

*李强:把山东矿难定性为自然灾害说法不对*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中国劳工观察执行主任李强表示,中国民政部长仓促把山东矿难定性为自然灾害的说法是不对的。

李强说:“我认为民政部长李学举的这个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众所周知,这些煤矿疯狂追求利润,明知有危险还要开采,这些矿难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如果煤矿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并且对煤矿工人进行培训,很多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是因为中国的煤矿为了追求利润,无视安全生产措施,不顾劳工的生命安全,在不安全的情况下开采导致中国矿难。”

*中国媒体也质疑匆忙宣布事故是自然灾害*

中国媒体也对一些地方官员匆忙宣布这次事故是自然灾害提出质疑。人民日报网站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地方政府发言人把特大矿难定性为自然灾害所致,也许有他的道理,但是,即便如此,溃水淹井背后的人为因素仍然值得引起当地政府的反思。

人民网的文章提出的疑问是,首先,有关当局的洪水风险意识是否太过淡薄?地方政府强调华源煤矿所在地区此次遭遇的暴雨灾害为70年不遇,也就是说,70年前这一地区曾经发生过类似灾难。文章说,国家防汛办几年前就颁发《洪水风险图》,并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防洪工作,如果地方当局把大堤修得固若金汤,这次就不会发生河堤决口、洪水灌进煤矿矿井的事故。

人民网提出的另一个疑问是,目前中国的气象、水文观测、预报体系都已经相当先进,这次华源煤矿矿难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天降暴雨,酿成溃水淹井惨剧,人民网的文章认为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是不是天气预报“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以致没有及时启动预警、处置机制,结果被洪魔打了个措手不及?”

人民网的文章评论说:“某些地方政府总习惯于在多少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上大做文章,而很少认真查找天灾背后可能隐匿的人为因素,更休言进行必要的行政问责,以及整改、完善相关应对机制。如此一来,在中国不少地区,天灾逐年加剧,百姓深受其害。”

*李强:中国应允许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的煤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中国每年都有6000名左右的矿工死于矿难。中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其他主要采煤国家死亡矿工总人数的4倍。百万吨煤死亡率,中国是美国的100倍、印度的13倍。很多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矿难频仍的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中国劳工观察执行主任李强呼吁中国政府应该允许非政府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强说:“我呼吁政府关掉这些危险的煤矿。我呼吁中国政府应该允许民间的非政府组织来关注中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很多危险的煤矿背后都有政府官员的利益,如果单纯靠政府来监督和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根本就不能够防止矿难的发生。”

据报导,山东有关部门目前仍然没有停止抽水抢救工作,但是随著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从8月17号就被困在井下的181名矿工生还的机会愈来愈渺茫,一些在煤矿口焦虑地等候消息的矿工家属和矿场管理人员发生了冲突。美联社报导说,防暴警察星期三连续第二天在煤矿办公室外面警戒,防止愤怒的遇难矿工亲属和矿管理人员发生暴力冲突。

据中国媒体报导,虽然这次矿难已经被中国政府定性为自然灾害,但每位被困矿工的家属已经领到2000元的慰问金和生活补助。中国民政部部长在北京的国务院新闻办记者会上承诺对遇难矿工提供更多的救助。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马云回来了”,大佬再度高调引发什么猜想?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4:0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