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支持对伊朗采取新的制裁措施问题上,中国并没有改变立场。这位发言人还表示,中国投票支持由于伊朗核项目而对德黑兰进行惩罚并不意味着谈判的大门已经关闭。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即将率团抵达上海,参加世博伊朗馆的活动。与此同时,伊朗跟中国的关系出现裂痕。
*中国支持制裁引起伊朗抨击*
星期三,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鉴于伊朗的核项目而对伊朗实施更多的制裁。伊朗官方对中国的举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在艾哈迈迪内贾抵达中国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对伊朗的愤怒轻描淡写。他还驳斥了有关中国在制裁问题上出现急转弯的说法。数月来,中国一直反对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坚持表示伊朗的核问题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他说:“首先澄清一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存在改变主意的问题。”
秦刚还说,中国的出发点一直是防止核扩散,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他说,中国投赞成票不仅反应出中国的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压力*
伊朗是中国的主要石油供应国之一。中国可以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措施投反对票,但是包括美国和以色列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希望中国支持对伊朗军方和与核项目有关的投资施加更多的限制。
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表示,伊朗正试图发展核武器,但是伊朗表示,其核项目仅限于和平目的。
秦刚说,艾哈迈迪内贾在对中国的两天访问期间,不会同中国高级领导人见面。
相关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纵深视角》专访辛灏年:解剖六四 改良还是革命? 历史学家辛灏年不但是六四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六四34周年之际,美国之音最新推出的《纵深视角》节目,带您从辛灏年的双重视角透视六四事件、解剖这场运动的本质、检讨运动的结果、寻找中共是否还有改良的可能?并探索中国未来民主化的途径。美东时间6月3日上午9点播出,敬请收看并参与讨论。 美国之音将于美东时间6月3号周六晚6点到7点现场直播 “六四34周年特别节目-- 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前六四学运领袖吾尔开希、流亡作家苏晓康、六四幸存者李恒青与主持人樊冬宁一起回顾六四,并从中反思、探索中国未来民主化的道路。敬请收看并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