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表示,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于星期日(4月14日)开始访问中国。几天前,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与日本和菲律宾领导人召开历史性的三方峰会,聚焦讨论了中国在南中国海愈发咄咄逼人的举动,中国对此强烈不满。
美国国务院星期六(4月1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康达于4月14日至4月16日访问中国,白宫国安会主管中国和台湾事务的资深主任萨拉·贝兰(Sarah Beran)也将同行。2023年6月,这两位主管中国事务的高层官员也曾一同访问中国。
国务院声明指出,他们将与中国官员会面,并强调这是“持续努力保持两国开放沟通渠道和妥善管理竞争的一环”。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才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她访问的目的是就清洁能源补贴和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向中国施压,但并未取得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因应菲律宾和中国近期发生多次海上冲突,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和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4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了首次三方领导人峰会。
美日菲三位领导人强调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的承诺,公布一系列旨在加强安全和经济关系的协议,并对中国在南中国海“危险和破坏稳定”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
拜登对北京在南中国海的举动再次发出警告称,任何在南中国海对菲律宾飞机、船只或武装部队的攻击,都将适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去年以来,中国海警船只在南中国海频繁施加所谓的“灰色地带”骚扰,包括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射军用级激光、向船只发射高压水炮以及在第二托马斯浅滩(中国称仁爱礁)附近冲撞菲律宾船只等。
中国宣称对几乎整个南中国海拥有主权,包括周边国家的海洋经济区。中菲多次发生冲突的第二个托马斯浅滩位于菲律宾200英里(32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海牙国际仲裁法庭2016年的裁决指出,中国的主权声张没有法律依据。
小马科斯在三方峰会后表示,菲律宾、美国和日本达成的合作协议将改变南中国海及印太地区的发展态势。不过,他同时也试图向中国保证,三方的合作不是以中国为目标,中国在菲律宾的投资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则对美日菲三方峰会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并重申其对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拥有所谓“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批评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是“针对中国的肆意抹黑攻击”,并再次表达“坚决反对有关国家操弄集团政治”。
(此文参考了路透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