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07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俄乌冲突推升粮价大涨 中国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中储粮在天津港附近的粮食储备设施。(2019年12月12日)
中储粮在天津港附近的粮食储备设施。(2019年12月12日)

俄乌战争推升全球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飙涨,联合国农粮组织最新报告指出,粮食价格恐将上涨8%至 22%。七国集团(G7)3月11日在线召开农业部长会议,强烈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世界粮食安全的压力。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两会上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中国除原本就有耕地流失的“内忧”外,俄乌战争的“外患”恐怕将导致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

俄乌冲突推升粮价大涨 中国粮食危机雪上加霜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1:13 0:00

七国集团(G7)3月11日线上召开农业部长会议并通过声明,强烈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压力。该声明对于农产品和肥料等价格不断暴涨表达强烈担忧,要求国际机构支援乌克兰的粮食生产,阻止不恰当的粮食出口管制和人为操作价格的投机行为,避免引发粮食安全危机。

日本共同社报道,乌克兰代表在G7农业部长线上会议中并亲自说明了乌克兰目前遭逢的困境,包括港口因战火受损,使农作物无法出口,以及农业机械用的柴油燃料被军队征用,因此无法进行新的种植,影响收成。

粮价预计上涨8%至2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3月11日发布报告指出,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尤其对于大麦、小麦和玉米的贡献最大。在2016年至2017年以及2020至2021年间,这两国的大麦、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19%、14%和4%。葵花籽油的世界产量也有一半以上来自俄乌两国。

报告说,如果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农业发挥的关键作用更加明显,因为两国都是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在全球食品市场供应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2021年,全球农产品前七大出口国合计占贸易总量的79%,在小麦和裸麦混合物方面,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共输出3290万吨,相当于全球出货量的 18%。乌克兰在 2021年成为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出口了 2000 万吨的小麦和裸麦混合物,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仅俄乌两国的小麦出口就占了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供应量。

报告还说,俄乌两国在玉米、大麦和油菜籽的全球贸易地位同样值得注意,在葵花籽油领域更是如此,它们庞大的生产基地使其在世界出口市场的总份额接近64%。俄罗斯在化肥行业也发挥着主要供应商的作用,2021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也是钾肥和磷肥的第二大供应国。

乌国农产中断可能性高

报告并指,乌克兰冲突将使乌国谷物和油籽收成中断的可能性非常高,再加上俄罗斯谷物和其他基本食品出口受到贸易限制的威胁,经过模拟推算,国际食品和饲料价格将可能推涨8%至22%。

中国虽然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黄豆、小麦、玉米。乌克兰在2021年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国。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加工。中国有三成的玉米都来自乌克兰。

全球陷入抢粮食危机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玉米进口价格持续上涨,从去年底的每吨1900元人民币,涨到现在每吨2600元人民币。小麦的价格更是直线上升, 2022年以来已上升37%,现在每吨超过450欧元(約3120人民币),接近当时也是因小麦价格飙升而爆发的中东茉莉花革命前夕的价格,这也让各国不得不加入“抢粮食”的行列。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邱万钧提供)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邱万钧提供)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那这个对中国来讲,它当然就是说它要在国际市场上去抢这些粮食的一个问题就会马上就浮现。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它到其他国家(如乌克兰)租地耕种,那因为战乱的关系受到影响,所以可以想像中国粮食的一个压力会相当大。”

邱万钧表示,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中国的粮食自主率从20年前的100%下降至目前的76%左右。中国国务院2019年底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的可耕农地一直在下降,从2009年到2019年下降了约8%。虽然中国海关总署在二月底公告开放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但俄罗斯的小麦有感染黑穗病的问题,所以当中国引进俄罗斯小麦时会有可能同时将黑穗病一并引入至中国的疑虑,或将成为中国未来长期粮食生产的另一个隐忧。他说,不要忘了,2018到2020年由俄罗斯传到中国的非洲猪瘟几乎把中国的养猪业消灭殆尽,北京当局应该要记取这个惨痛的教训。

中国早就为俄乌战争储粮?

前台湾世新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吴巨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去年底中国传出鼓励民间囤粮,不少人误以为两岸要打仗,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囤粮应该跟现在的俄乌战争有关。他说,中国跟俄罗斯关系密切,中国很可能早在去年就已经知道俄罗斯想要对乌克兰发动一场战争,所以老早就在预防战争所带来的粮食危机。加上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中国政府本身对粮食安全的敏感度也比较高。

他说,去年底日经新闻曾引用美国农业部的推算数据,指中国在2022年上半年的全球库存量占比,玉米达到69%,大米达到60%,小麦达到51%,都在过去10年里提高了约20%。该报道还说,中国持续大量储存粮食的情况十分明显,其粮食库存量达到全球的一半以上。中国官员也称,小麦可以满足中国人口一年半的消费需求,粮食供应没有问题。

台湾世新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吴巨盟。(吴巨盟提供)
台湾世新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吴巨盟。(吴巨盟提供)

吴巨盟表示:“如果以这个统计的数字来说,小麦的部分,中国1年半它都没有问题,它已经存好粮了,应该说从去年就开始在存粮,所以相对来说应该在目前短期内,我认为不会发生什么的太大的问题。”

中国海关今年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总计1.64亿吨,进口金额748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进口量增加18%,进口金额增加49.2%。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也对美国之音说,从美国事先已获得克里姆林宫要准备攻打乌克兰的情报显示,俄罗斯在攻打乌克兰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所以才会被美国知悉,而中国应也知道普京的心思,才会在去年就开始呼吁家家户户囤粮,并积极布署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

短期影响不大

罗庆生说:“因为中国买了太多粮食的关系,它储存了一年半的粮食,所以一年半之内它不会有事情,所以短期的话没问题。长期的话,如果说变成阿富汗战争那个样子打个20年,那中国的问题就很大了。”

不过,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认为,如果单就稻米主食来讲,中国在短期内或许没有太大问题,但中国人的消费习性有相当大比例是以食用猪肉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养猪的饲料来自于进口的玉米、高粱、大麦、小麦加工制成,就会产生危机。

中国的粮食危机除了俄乌战争这个外部因素外,中国本身也存在不少耕地流失的内部隐患。中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也再三喊话“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由此看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头等大事。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表示,中国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甚至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的0.8亩警戒线以下。

耕地流失原因

他说,中国耕地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原本长江三角洲的粮仓受到工业化影响盖起了工厂,是耕地缩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陈筠摄)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陈筠摄)

其次,很多土地耕作太久以后变得贫脊,尤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南方的土地酸化,北方原有肥沃黑土层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薄,不利耕种。

再者,中国农村发展的政策性太高,市场性太低,所以只要政策一有改变,时常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举例来说,中国一开始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鼓励大家开垦荒地,所以开发森林也开发湖泊,后来发现生态遭破坏就开始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可是退后的结果又发现可耕地的面积变少了,现在又开始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林地自然又要增加,相对可耕的农地面积就又会减少。

前台湾世新大学国际长吴巨盟表示,中国农地改种经济作物,如种花、种水果和盖休闲农场,使得很多可耕地转变成为园林,甚至开发成人工湿地来做观光旅游,也是中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

他说, 40年后,中国国务院近期公布将展开第3次全国土壤普查,研判就是跟粮食安全有关。他认为,中国必须要强化农产品研究技术与人才,加强研发基因转殖技术,用高科技化的耕种来增加农民的收成和收入,才能增加耕作诱因。

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表示,虽然过去中国有向其他国家购地租地种粮的政策,但在每个国家可能都会面临不同的政治风险,一旦失败就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中国在“内忧外患”下,如果想要在短期内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还是要以稳定海外粮食供应链为主,寻找国际稳定的粮食来源,跟具有稳定食物生产来源且病虫害疑虑较低的国家签订采购协定,才能缓解粮食危机。

VOA卫视(直播)

请稍等

没有现场直播

0:00 0:00 直播
欢迎在YouTube直播聊天室参与节目讨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4/23【时事大家谈】美菲军演之际 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出席中国海军论坛;“邪恶轴心”军工网络成形 美制裁能遏阻交易? 嘉宾: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舒孝煌;加拿大女王大学历史系兼职助理教授赖小刚;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