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全球芯片短缺可能对经济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冲击,美国总统拜登2月底下令展开100天的产业供应链审查;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上,芯片自主开发也成为热议话题。谁能解决这场芯片危机?美国战略和技术安全专家说,最大赢家应该是美国公司,中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只能使其成为赢家之一。
由于中共正在酝酿对香港的选举制度采取重大动作,香港立法会选举可能会再次推后一年。观察人士指出,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将会彻底熄灭人们对香港普选的期待,这对香港的民主运动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星期五(3月5日)表示,需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台湾陆委会则回应称,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台湾民主自由。
澳大利亚电台SBS星期五(3月5日)表示,因收到人权组织的投诉信,将暂停播出中国官媒中央电视台(CCTV)和环球电视网(CGTN)的节目。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周五(3月5日)公布的政府预算显示,中国今年的国防预算比去年增加6.8%,达到1.355万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中国虽然债台高筑、疫情困扰、经济疲软,但其军事开支依然保持增长势头。
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再度为年内增长设定了目标。分析认为,较为稳妥的增长目标表明当局更为重视长期目标,即让中国在一些新技术领域成为全球竞争者。
香港47名泛民主派人士因控参与去年立法会“35+初选”而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15名被告获法官批准保释但检控官当庭申请覆核保释裁决,要求继续扣押被告。香港律政司在星期五通知当中4名被告的辩护律师,表示律政司长决定不会就他们的保释申请作出覆核。这4名被告是杨雪盈,刘伟聪,吕智恒,林景楠。这4人在周五傍晚出庭处理保释手续后已经离开法庭返家。
江西省2月23日宣布,放开全省城镇落户条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对于该省全国率先提出的这一方案的实际内容,以及能否解决户籍制度积累的社会顽疾,省内外舆论反应多元。最新动态显示,山东省在城镇落户问题上正在跟进。
进入3月,中国又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年会(简称“两会”)的季节,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中国官方媒体加大了有关两会的正面宣传力度。与此同时,两会年会在中国公众眼中的价值和意义则受到越来越多的漠视和怀疑。批评者说,两会先前呈现给中国国公众的娱乐价值如今也大不如前。
缅甸安全部队星期三(3月3日)继续对抗议者开枪,打死至少38人。这是在军方2月28日血腥镇压抗议军事政变的民众,并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后发生的。分析人士指出,缅甸军方认定国际社会在缅甸政变问题上不会有一致立场,所以才会有恃无恐。随着抗议者的继续集结,军方再次发出威胁,外界担心缅甸局势会进一步恶化。
“中国经济永远超不过美国!”这话传到“厉害国”,会有许多人愤怒,也让许多人失落。但是,这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现实。人口学家易富贤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做出的预测,在全国和局部都屡试不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的一份研究显示,英国大学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究以及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的快速增加导致英国的大学对中国形成“战略依赖”,带来诸多风险。该研究敦促英国“急迫的”加强监测它与威权政权之间的学术联系。
近日,中国私募股权巨头弘毅资本准备在美上市,计划通过设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美国集资三亿美元。与中国官方资本有密切联系的弘毅进军美国,引发美国投资界的关注。
路透社星期四(3月4日)报道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正在为从3月15日起访问日本做出相关的安排。
经过四天的聆讯后,香港一家法院星期四裁定,47名根据《国家安全法》被控颠覆国家政权的民主派人士必须继续被羁押。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三发表任内第一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他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因应中国挑战等等。气候合作是否将成为改善美中关系、重启对话的机会之窗?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星期四(3月4日)发布一份最新民调,显示近九成(89%)美国人视中国为“竞争对手”或“敌人”,而非“合作伙伴”。同时,多数美国人支持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更坚定的立场,从优先处理中国人权问题,到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经贸政策及限制中国留学生等。
保护记者委员会周四(3月4日)发表声明 呼吁柬埔寨政府改变驱逐华裔记者“今日吴哥”网站总编辑沈凯东(音译 Shen Kaidong)的决定,允许他返回柬埔寨工作。
中国和南非警方缴获了数千剂假新冠疫苗,并逮捕了数十人。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星期三(3月3日)警告说,这可能只是疫苗相关犯罪的“冰山一角”。
法国媒体监管机构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CSA)星期三(3月3日)宣布通过中国官媒环球电视网(CGTN)的播放执照申请。这表明CGTN将能继续在欧洲播放节目,包括英国。
被称为中共“花瓶”的中国政协年度会议周四(3月4日)在北京开幕。政协主席汪洋在开幕词中暗示,中共的港台政策已经出现重大变化。
经过5年的艰苦工作,挖掘了几十条隧道,建造了更多的桥梁,铺设了400多公里的铁路轨道,中国到老挝的国际铁路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美国交通部监察长办公室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交通部前任部长、华裔美国人赵小兰任内多次利用政府资源帮助家人拓展与中国的生意。
中国一年一度的政协、人大“两会”3月4日正式登场。2021年的中国“两会”恰逢中共建党100周年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开启他的第三个任期意义重大,因此被中国官方赋予了更高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加载更多
没有现场直播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