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助中国海岸应急反应系统研究

美国贸易发展署向中国国家海洋局提供了一笔项目资金,以加强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能力。这是贸易发展署在南亚海啸灾难之后首次与中国海洋局在海洋应急反应方面进行合作。

*符合美贸易发展署在中国使命*

美国贸易发展署亚洲事务主任施恒力星期一在北京代表美国政府同中国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正式向中方提供44万2千5百美元的资金,资助在中国东北部的渤海进行海岸管理和应急反应系统的研究。

贸易发展署的施恒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提供这笔资金的原因。

他说:“我们决定提供这笔资金是因为这个项目符合我们机构在中国的使命。它也是一个准备充份的项目,不仅得到了承担这个项目的美国公司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与中国国家海洋局进行科技合作的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的支持。”

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将由知名的美国加州奥克兰的工程公司URS来进行。施恒力说,除了他们提供的大部份资金之外,URS公司也将提供15万美元,中国国家海洋局将出资3万2千美元,来完成可行性报告。

*对建立海岸应急反应系统重要*

施恒力说,这个项目对于中国在渤海建立海岸管理和应急反应系统非常重要。

他说:“在中国更好的管理渤海资源的能力方面,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优先的议题。渤海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而且海上运输繁忙。渤海还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活动。这种情况使得有必要对它的资源进行很好的管理,也需要有对紧急情况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紧急情况可能是石油泄露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可能是自然灾害。”

*渤海面临环境挑战*

贸易发展署负责中国事务的温凯兹说,开展这个项目是因为渤海目前面临环境方面的挑战。

他说:“渤海的确存在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源于渤海周围的大城市和工业区,而且我们知道,在这个地区污染厉害的时候,渤海还出现了红潮的现像。另外,由于渤海位于东北部,所以海冰也是一个问题。”

*有利促进公共卫生安全*

尽管中国已经采取行动保护渤海资源,但是这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来揭示该地区面临的生态挑战。美国贸易发展署资助的项目将对海岸管理和应急反应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国家海洋局提供一个用即时数据来监控污染的系统以及及早探测有害物质的机制,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公共卫生和安全。

*源于南亚海啸灾难后国际会议*

美国贸易发展署的施恒力说,他们以前与中国有关部门进行过环境方面的合作项目,但是这是第一次与中国国家海洋局进行合作。项目的最初想法源于贸易发展署和国家海洋气象局在南亚海啸灾难之后举行的一个国际会议。

贸易发展署的使命是推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美国在这些国家的商业利益。该机构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技术援助以及进行可行性研究、培训和举行商业研讨会等方式,来支持发展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平公开的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