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挑起的这场全球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入侵令美国和欧洲的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美国的领导之下,北约不仅继续东扩,还大有成为一个全球军事联盟、将威慑力投向亚洲之势。在乌战之后的一系列围绕强化美欧关系的穿梭外交之后,美国最近不失时机地将重点转向亚洲,进一步夯实一个从北美到欧洲,从东亚到东南亚合纵连横抗衡中国的统一战线。
中国虽然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海外军事基地,但是其海军可以利用遍布全球的港口网络基地链加强和扩大投射能力。
最近美国一家地方无线网络运营商宣布放弃美国政府近年来发起的开放式5G网络技术,转而重新部署传统的5G设备,这对美国大力推动“开放式无线电接入网”(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构架来替代华为设备的努力来说无疑不失为一个潜在的令人担忧的迹象。
中国几十年来虽然潜心为一旦因台湾或南中国海等问题卷入军事冲突而做了大量的准备,令中国军力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匹敌、挑战美国,但在应对经济和金融战方面,美国及盟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暴露出中国的严重战略失误和缺陷,尤其面对金融制裁几乎束手无策。
一个由负责中东欧事务高级官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目前正在对该地区的8个国家访问,这次访问适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10周年,也是自2月俄罗斯大举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首次派团访问中东欧国家。
自俄罗斯大举入侵乌克兰以来,美国领导下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极限制裁,令俄罗斯的经济倍受打击,而俄罗斯正在经历的一切对中国来说犹如一场沙盘推演,揭示着将来可能面临的潜在危机。
乌克兰战争无疑给整个世界的地缘安全格局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印太地区,日本的反应尤其强烈,一系列迹象显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大举入侵正在促使日本重新考虑其总体国防战略,进一步大幅强化防卫力量和提高军费开支。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迄今已经长达一个多月之久,但这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权的超级大国在昔日加盟共和国的顽强抵抗面前屡遭重挫,凸显其军力此前可能被严重高估,显然已经不再是美军的同级对手。
就在欧洲深陷二战以来最血腥的侵略战争之际,本星期两名欧洲民族主义强人 -- 匈牙利总理维克托·奥尔班和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分别在各自的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尽管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日趋惨烈,但在这个世界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亚洲、中东、非洲及拉美地区的很多国家闪烁其词,不愿公开谴责俄罗斯,往往选择类似中国的呼吁谈判、提供援助等立场敷衍压力和责任。
随着中国迅速成为全球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和科技大国,中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大幅上升,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令技术标准制定正在成为美中两国在新兴技术领域激烈博弈的又一关键战场。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被认为是继911事件之后对全球战略安全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挑战,战争正在演变成俄罗斯与整个西方世界之间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冲突。在这一可能决定世界未来走向的历史关键时刻,中国如何应对危机日益称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战争虽然从很多方面来说殃及中国利益,令中国深陷两难,但是在另一方面,乌战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罕见的机遇,让中国可以利用其与俄乌两国都颇为紧密的双边关系及对俄罗斯的影响力为世界带来和平。但是,如果中国作出错误的选择,就将被视为帮凶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经过长达数月之久的军事集结之后,俄罗斯上个月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入侵,但目前各种迹象显示,俄军出师不利,严重低估了乌克兰反抗决心,一场本来看似“强弱悬殊”的战争极有可能令俄罗斯深陷战争的泥沼。
美国总统拜登在星期二晚上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一定要赢得跟中国的经济竞争,尤其是在清洁能源方面,美国不但要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要加倍提高美国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生产力,为美国人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网络安全专家最近对华为在拉丁美洲地区的扩张提出严重警告,称华为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服务和产品可能对美国的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俄罗斯大兵压境乌克兰,大有随时可能入侵之势。政治观察人士指出,这一二战以来欧洲罕见的危机令中国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一方面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中国不得不对俄罗斯表示某种程度的支持,另一方面危机中国也无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令本已十分紧张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进一步恶化,并拖累已经严重放缓的中国经济。
针对中国和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构成的越来越严重的战略威胁,美国国防部导弹专家说,抵御高超音速导弹不但在战略上极为必要,而且在技术也是可行的。
英国星期一表示将与立陶宛和欧盟一起抗衡中国的经济胁迫,要求以第3方身分加入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针对中国诉讼的咨商程序。
中国将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上推出一个官方媒体所称的网络“秘密武器”——IPv6+(网际协议第六版)。这一作为新一代网络底座平台的关键核心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互联网接入质量,是中国志在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迹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