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在星期二晚上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强调,一定要赢得跟中国的经济竞争,尤其是在清洁能源方面,美国不但要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要加倍提高美国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生产力,为美国人创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网络安全专家最近对华为在拉丁美洲地区的扩张提出严重警告,称华为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服务和产品可能对美国的安全利益构成威胁。
俄罗斯大兵压境乌克兰,大有随时可能入侵之势。政治观察人士指出,这一二战以来欧洲罕见的危机令中国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一方面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中国不得不对俄罗斯表示某种程度的支持,另一方面危机中国也无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令本已十分紧张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关系进一步恶化,并拖累已经严重放缓的中国经济。
针对中国和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构成的越来越严重的战略威胁,美国国防部导弹专家说,抵御高超音速导弹不但在战略上极为必要,而且在技术也是可行的。
英国星期一表示将与立陶宛和欧盟一起抗衡中国的经济胁迫,要求以第3方身分加入欧盟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针对中国诉讼的咨商程序。
中国将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上推出一个官方媒体所称的网络“秘密武器”——IPv6+(网际协议第六版)。这一作为新一代网络底座平台的关键核心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互联网接入质量,是中国志在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迹象。
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两极政治分化,而社会分裂加深、 两党对立加剧正在成为超越国内政治范围,成为一个紧迫的国家安全问题。在华政策议题上,面对美国目前最为强大的对手中国,激烈的党派争斗使政治领导人很难拿出具有战略价值但在政治上可能颇具争议的战略决策,加剧了美中紧张关系及爆发危机的风险。
中国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意味着刚刚过去的2021年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出现人口增长的年份。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将给中国的未来发展模式、乃至国际地缘政治带来深远的影响。
尽管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明显放缓、政府各类监管、打压措施不断,但中国仍吸引了创记录的国际投资,华尔街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衷于中国市场。
最近的一系列迹象显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角色和使命开始大幅演变。在上星期刚刚结束的美日外长加防长会议上,日本对加强日美军事联盟、应对台海地区的军事威胁作出了新的重要承诺,包括美日设施的联合使用,扩大、重组对美军支持,以及加强自卫队在日本南西群岛等地区的战备。
尽管美国已不断加强对中资公司在美上市的监管力度,但有迹象显示,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监管措施并不影响中国企业在纽约股市等主板证券交易所以外的美国“场外市场”(over-the-counter, or OTC)上交易融资,公司被摘牌后也仍可在监管十分宽松的美国场外交易网络中买卖股票。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对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某些环节有近乎绝对的主导权,但各种迹象显示,中国的稀土资源优势正在逐渐减弱,美国及其盟国竭力打造的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已经初具雏形。
随着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经济、外交和文化影响力迅速扩大,美国国会和军方最近警告说,中国在该地区的扩张还包含有战略和军事目的,或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隐患。
德国总理朔尔茨星期三首次在议院就其新政府的中国政策作出阐释,称“我们必须将我们的中国政策导向基于在现实中发现的中国”。
美国和欧洲的两家智库最近分别对一项长期来广为人们所忽略的中国对外战略提出警告,指责中国利用西方国家政体多元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有系统地拉拢、鼓动各国地方政府,从次国家层面对抗、瓦解各国的对华政策。
若按人口,立陶宛不足北京一个区,国土面积列在世界第120之外,其经济在欧盟27个国家GDP中排第22。但这一波罗的海小国,面对中国威胁,挺身占到了抗拒这一世界强权的最前沿,在中国最为忌讳的台湾问题踩了北京划下的令很多国家望而却步的红线。
全球电子芯片供应从去年底开始出现严重短缺,令汽车、通讯、家电等多个制造业行业倍受打击,对各国经济复苏构成严重威胁。一份新的研究显示,除新冠病毒大流行因素外,美中科技争端导致很多中国公司近年来大量囤积芯片也是造成全球芯片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
美国最近在对华政策问题上释放出一系列重要信息,其中包括在与中国激烈竞争的同时寻求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存”(coexistence)。
十年前的这个星期,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启程对亚洲进行了一次长达十天的历史性访问,所到之处高调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开启了美国自冷战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一次国家安全战略转向。但是观察人士指出,自那时以来的美国的三届政府的言辞宣示和行动之间常常存在明显的差距,美国外交政策的几乎每一个要素——从外交到军事、贸易和投资——的实施都与10年前的愿望相去甚远,这些政策并没有遏制住中国的扩张,经济上中国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地区军力平衡也正在向中国一方倾斜。
中国官方本星期(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出口同比大幅增长,月度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近一半来自对美国的顺差。这是美中自2018年爆发贸易冲突、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以来,美国仍然严重依赖中国进口的最新迹象。
加载更多